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绽放新颜值 跑出加速度——保定紧密协同京雄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2022-05-07 10:59:27来源: 河北日报编辑: 王阔责编: 冯薇薇

  5月6日,在位于保定市东三环东侧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作业工人有序施工,一派繁忙。

  “这两个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会汇聚更多的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为保定市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推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康峰介绍,两个医疗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保定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步伐。

  2022年,保定市提出,把深度服务首都,对接北京、联动雄安,作为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关键,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围绕“医车电数游”等产业发展方向,推进城市转型、产业转型齐头并进,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产业转型上,保定市瞄准北京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等十大产业领域,积极融入北京主导的产业链和大市场。2021年以来,有200多家央企、京企、科研机构等来保对接合作。特别是在制造业疏解方面,围绕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领域,重点打造了中国五矿节能环保新材料园区等十大园区,以承接央企、京企制造板块布局为重点,加快产业链集群发展。

  “在北京冬奥会上,产自满城区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的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奥运支线‘雪国列车’惊艳世界。这是保定市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好‘北京牌’、举好‘雄安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结出的丰硕果实。”康峰说。

  城市转型、产业转型离不开创新。时下,创新发展已成为保定最闪亮的名片。

  作为全国地级市中首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河北省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保定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创新保定”和“人才保定”。

  保定市朝阳大街往北,有一条3公里长的宽阔大街——京津保创新创业大街。在这条大街上,两座颇具现代气息、紧紧相依的大楼就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北京中关村‘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我们要让创新理念在保定形成气候,使创新中心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说,项目启动以来,累计举办了265场创新活动,汇聚超过8000家来自中关村、北京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企业参加活动、考察对接。目前,已吸引包括中国信通院、海康威视、诺未科技等362家知名企业和机构注册办公,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

  聚焦“7+18+N”现代产业体系,保定常态化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北大等创新“发动机”,积极引进北京智库资源、院士专家、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的首选承接地,构建“北京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的新格局。

  “在前不久召开的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保定市共荣获省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奖总数在全省位居前列!”保定市科技局局长贾文征说,2021年度,保定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达到2.3%,稳居河北省第一。

  保定市把乡村振兴作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稀缺资源、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百亩花海土地平整、景观大道拓宽亮化、多功能酒店建设收尾……初夏时节,漫步在阜平县骆驼湾村,只见旅游设施提升改造如火如荼。

  2012年12月29日—3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走进阜平县访贫问苦,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几年来,阜平县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做大做强以食用菌、高效林果、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农业,以箱包、小手工活为主的家庭手工业和以“绿色、红色”为主题的全域旅游三大富民产业,带动群众稳定持续增收。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2元,是2012年的3.7倍。

  阜平县“黄土生金”的奋斗图谱,也是保定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2022年,保定市将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和水平,建设226个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其中,打造40个以上综合实力较强、特色亮点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美丽乡村精品村。(河北日报 记者梁韶辉、寇国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