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定兴京绣:巧手银针“绣”出致富路
2022-07-13 12:28:25来源: 新华社编辑: 李雨馨责编: 冯薇薇

  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淑平举办的培训班上,百余名绣娘以针作笔、以线当墨、以布为纸,缕缕丝线交错中,一幅幅生动的图案便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

  “绣只是京绣中的一道工序,要做好一件上乘作品,需要打版、画图、扎眼、刷、绣、做成衣等7道工序,每一道都是纯手工。”59岁的梁淑平说。

定兴京绣:巧手银针“绣”出致富路

河北省定兴县的梁淑平工作室。

  京绣也称宫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明清时期大为兴盛,为“燕京八绝”之一,多用于宫廷装饰品及服饰,选料讲究、色彩鲜艳、绣工精巧。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梁淑平出生于定兴县贤寓镇的一个京绣世家。“定兴京绣是京绣大家族的一个分支,我的太爷爷曾为清朝宫廷做绣袍,可能是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喜欢看细小的绣花针在明晃晃的绸缎里外上下翻飞,好像有种神奇的魔力。”梁淑平说。

  “学习京绣不是件简单的事。”梁淑平说,“一个巴掌大的花朵也需要绣上万针,密密麻麻的针脚,一层一层的丝线铺排开来。”

  刚学习京绣时,梁淑平的手常常被扎得满手针眼。至今回忆起来,她仍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扎心的疼。但这并没有打消梁淑平那份融在血液里的热爱。渐渐地,她也掌握了打版、画图、扎眼等工序,也能单独出作品了。

  梁淑平一直致力于将京绣传承下去。20世纪70年代起,梁淑平从手工作坊起步,做京绣加工业务,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研发新产品,将京绣元素融入服装、工艺品、家居用品等。

定兴京绣:巧手银针“绣”出致富路

图为梁淑平(左二)在制作京绣。

  在40多年的艺术探索中,梁淑平的京绣作品逐渐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

  在梁淑平的影响带动下,她的女儿、儿子继承了这份事业。她的女儿田丽积极探索出“京绣+”的设计模式,将京绣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儿子田鹏负责营销,从线下到线上,让美轮美奂的京绣作品走出国门。

  近年来,梁淑平还向村民免费传授京绣技术,将传统工艺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村妇女们“守着娃、学着艺、养着家”,实现了传统技艺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截至目前,梁淑平已累计培训周边20多个村的2000余名农村妇女从事京绣制作,这些绣娘们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定兴京绣:巧手银针“绣”出致富路

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贤寓镇南大牛村的工厂里,绣娘们正在制作京绣。

  记者:高博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委宣传部供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