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河北石家庄:合奏良法善治大乐章 绘出共建共享幸福景
2022-08-15 14:40:26来源: 石家庄日报编辑: 李雨馨责编: 冯薇薇

  原标题:合奏良法善治大乐章 绘出共建共享幸福景——我市“治理体系更完善,治理效能大跃升”工作综述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治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石家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石家庄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谋划,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坚定不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纵深推进平安石家庄、法治石家庄建设,大力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在推动实现“治理体系更完善,治理效能大跃升”中交出优异答卷。

  以民主法治催开魅力之花

  法者治之端也。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和保障。

  石家庄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2021年,首次出台了《法治石家庄建设规划(2021-2025年)》,配套出台了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一揽子五年方案,将法治石家庄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伴随着河北省会发展跨越赶超的步伐,法治石家庄建设也在跨越式前进。

  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要求,主动顺应时代呼唤和群众期盼,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立法工作的全链条、全方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强化已制定法规的落地落实,以高质量法治建设为河北省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电动车是目前石家庄市使用最为广泛的道路交通工具之一,但长久以来电动车乱象也给道路交通秩序和通行安全带来许多问题。小小电动车,成为城市治理大难题,也成为考验城市管理智慧的“必答题”。

  用法治手段加强电动车管理。2021年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关于加强电动车规范管理的决定》的制定工作,组织召开公安交管、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工信、住建等部门和人大代表、专委委员参加的座谈会9次,集中修改20余次,最终《决定》经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后施行,标志着石家庄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法治化迈上新台阶。

  2021年,城市更新行动在石家庄市展开,一批又一批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河北省会形象加速“蝶变升级”。

  为落实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市人大常委会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作出了《关于加强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管控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一律不得超过2.0”的具体要求,为城市未来规划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一年来,从制定石家庄市《全民健身条例》《爱国卫生条例》《滹沱河保护条例》,到修改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肉品管理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养犬管理条例》,再到正在制定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在修改的市《供热用热条例》,九部地方性法规从制度层面确保城市未来发展依法规范科学有序。

  用立法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拓宽征求意见渠道,扩大立法项目来源。分专业、有重点地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创新开展立法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第三方参与立法评估,确保立法工作各环节都有人民的参与,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石家庄市将依法治市与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相结合,在科学立法的同时,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挖城市法治内涵,彰显城市法治魅力。

  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勇气,落在一个个坚实有力的行动中,法治石家庄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全力打造法治政府。组织石家庄市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年度述法,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强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进企业一日开办、企业一网注销等系统的深度融合,全面实行企业开办“网上办、即时办、联合办、一日办”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创新推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制发涉及市场主体发展政策措施类文件的必经程序。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公布《石家庄市保留证明事项基本目录和石家庄市第一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用法治树起“边界线”、托起“公平秤”。

  不断强化法律服务。实现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加强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建设,畅通公共法律服务主干道;成立全国首家石家庄企航民企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经常性开展法律培训、法治体检,让企业感受到来自法治石家庄的浓浓暖意。

  随着一项项举措的落地,石家庄市进一步完善了法规体系,规范了执法行为,提升了依法治市水平。一流的法治环境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了“硬支撑”。

  用民主凝聚人心力量,用法治护航改革发展。以民主法治铺轨助力打好打赢“三场硬仗”、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一年来,石家庄市改革发展在民主法治轨道上笃定前行。

  以平安和谐托起百姓“幸福指数”

  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石家庄,是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整体水平的题中之义。

  做好平安这篇大文章,起笔是民生,落笔也是民生。

  一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市发展大局,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以“治”开局,系统推进“6+1”专项行动;以“打”开路,坚决打好打赢“三场硬仗”,在正本清源中改善了“硬环境”、提升了“软实力”,营造了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托起了百姓“幸福指数”。

  利益驱动下,原本两层的砖房被加盖成六七层的高楼,在这种违规建设的楼房里却挤满了租住的学生、打工人,安全隐患显而易见。一年前,像这样的城中村违规、违法建筑问题在石家庄市并不鲜见。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打好“主动仗”,2021年7月,桥西区十里尹村违建依法拆除,拉开了石家庄市向“顽瘴痼疾”宣战的序幕:

  ——坚持依法依规、拆建并举,坚如磐石推进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截至8月11日,石家庄市共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69439处,占地面积2240.26万平方米,市容市貌大幅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以坚决态度和果断行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打响“集中收网、集中追逃、集中清积、集中宣传”专项行动和2022年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2022年初行动启动以来,连续破获非法集资案件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7名,追缴个人违法所得8.16亿元,有效遏制了非法集资犯罪行为,净化了全市金融秩序。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新官理旧账”,坚持依法依规、正本清源、稳妥有序,痛下猛药根除顽疾,坚决清除阻碍河北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集中向社会公布入住难、办证难项目,形成一整套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房地产领域违法犯罪,自2021年8月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173起房地产领域违法犯罪案件,对27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挽回损失超过17.3亿元,有效震慑了涉案房企,推进了项目进展。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列入省解遗台账的263个“办证难”项目、46个“入住难”项目均按省标准解决到位,同时,不断加快“办证难”项目小证办理及“入住难”项目建设进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以擦亮城市流动“窗口”为目标,开展打击“黑车”暨出租汽车违规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打击网约车平台公司向不合规车辆、驾驶员派单,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规范运营,向全市公布举报热线,带动全社会向“黑车”说不。

  ……

  每一项整治都是一场触及深层次问题的攻坚之战,每一场行动都是考验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之战。

  盯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动真碰硬、形成震慑。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石家庄市成立了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等多个工作领导小组或指挥部。变单一管理为系统治理,协同推进、综合施策,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石家庄在行动”高潮迭起。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为出发点,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坚持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持续开展“金盾风暴”严打整治系列专项行动。分“掸尘”“清污”“铲垢”三个阶段,向30类突出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强力推动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行业领域整治,固本培元,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坚持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建成石家庄市反电信网络诈骗平台,累计下发预警线索超百万条。集中力量、合成作战、协同办案,破获了一批重特大案件,形成了强大震慑。

  坚持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重要道路出入口实现“智慧安检”全覆盖;在市区和县域城区布建警务站,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建立“一警+N员”群防群治队伍;深化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有效汇聚公安、政务等各类数据,以科技赋能提升了治安防控驱动力。

  坚持把抓好信访工作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检验,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以“事要解决”为核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全力化解重点信访案件,维护了石家庄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多项举措共同发力,筑牢社会治安坚固防线,大大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安全为先 筑牢纵横交错“防护网”

  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一年来,石家庄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围绕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机制、创新举措,狠抓责任落实和源头防控,推动各领域将安全阀拧得更紧,把防护网织得更牢,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

  及时发现并解决基层矛盾隐患,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围绕防范化解基层社会矛盾风险,石家庄市将全市划分成9502个网格,整合各部门基层网格,形成全市一张网。构建“5+N”网格服务管理模式,打通基层治理的末梢。同时,成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50余家,建立市、县两级医疗纠纷调解组织。在县级建成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确保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石家庄迸发出了新活力、焕发出了新生命力。

  以更大决心抓紧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固屏障。石家庄市基层网格员悉心提供远端引导、全程服务;在12345设立防疫专班,24小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全方位向市民发布“十要十不要”等倡议以及《25种行为法律后果明白纸》;建立完善基层管理体系,打通政策执行基层堵点,各项举措科学精准又温暖务实。

  安全生产重如山。石家庄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关键节点,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在河北省率先研发并建成了安全风险电子地图系统,将高危重点企业和风险点纳入系统管理,实现市、县两级互联互通。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石家庄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包联责任制,织密筑牢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

  水火无情灾害无眼,更需防患于未然。石家庄市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成立专项督导检查组,对重点部位设施进行防汛隐患大检查,推进责任落实,完善各类防汛抢险预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预警在前、未雨绸缪,以防为主、防灭结合,持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拉网式、全覆盖检查,高质量组建完成市级和山区县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增招充实市级消防员队伍,有效提升了森林消防队伍防灭火、洪涝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石家庄市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自然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制定出台了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自然灾害风险和灾情会商制度等一整套规范性文件。在河北省率先完成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纵向实现了国家、省、市、县之间的互联互通,横向与消防、林业、水利、城管、气象等有关部门的视频会商,进一步提升了应急救援信息化水平。

  在石家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正一步步转化为治理实效。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社会治理效能的大跃升正节节攀升。近日,中央文明办通报了2021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测评结果,石家庄市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位列第7,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这是石家庄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依靠人民”,常态化实施“十项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创建工作提质“五大攻坚行动”的结果。更是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圆满完成的又一道社会治理“大考题”。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石家庄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旋律,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石家庄日报 记者戴丽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