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廊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
2022-09-05 16:54:57来源: 河北日报编辑: 李雨馨责编: 冯薇薇

  原标题:携手华为公司打造河北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示范区 廊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

  8月29日,廊坊新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内部装修,项目完成后将全场景呈现数字廊坊成果,构建城市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与此同时,技术服务部的几十名工程师正在加紧进行云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开发与搭建,打造全市各部门共享共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随着近日《廊坊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一期详细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该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预计运营中心将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

  近年来,廊坊市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以华为、润泽、京东、腾讯、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速聚集,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初现成果,各职能部门已基本完成各自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特别是围绕城市治理领域的智慧应用已初具规模,城市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逐年提升。

  “廊坊智慧城市建设聚焦‘善政、惠民、兴业’,以政务云为基础,以数字平台为支撑,全面整合视频资源、时空要素、数据信息、管理手段等内容,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等多领域智慧应用。”廊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熊厚介绍,他们与华为公司深度合作,通过构建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城市智能体,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码通城、一数聚产”四项核心能力,助力廊坊数字型政府建设,打造河北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示范区、全国城市智能体样板点。

  与过去以项目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相比,廊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从整体出发,将城市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并通过“眼、脑、手、脉、血”实现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和智慧应用。以打造“廊坊智能体”为目标,廊坊规划“1+1+4+N”的总体架构,即一个城市数字底座,一个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码通城、一数聚产”四方面核心应用,以及N个行业应用。

  “城市智能体以数据为基础,融合联接、计算、云、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驱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在城市智能体中,数字底座不仅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等要素在云、网、边、端的自由流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数据协同和应用协同,并且为上层应用提供AI算法模型、大数据分析等使能服务。”华为河北政企业务副总经理刘盼介绍,廊坊将通过城市数字底座的建设,部署廊坊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把分散在各个委办局的信息系统逐步迁移上“云”,在实现数据融合的同时,还将加速数据与业务的互联互通,支撑智慧应用创新。

  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通过对城市中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打通各部门的应用管理系统,真正实现精准治理的落地。廊坊市委网信办主任汪国会介绍,廊坊将通过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的建设,构建廊坊市“城市智慧大脑”,通过对数据、业务事件等信息进行汇聚、融合和分析,实现城市可视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由此,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也将成为廊坊市的“一窗口三中心”,即城市宣传窗口和运行监测中心、辅助决策中心、联动指挥中心。

  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呈现。廊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通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码通城、一数聚产”四方面核心应用以及N个行业应用,打造更多面向不同领域的智慧应用,并确保各应用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

  “一网通办”聚焦一件事一次办、提醒办、无证明城市等八大创新业务场景,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并借助AI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转变。“一网统管”统筹网格管理,梳理城市事件,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市区城市管理事件发现、分拨、处置和闭环效率,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一码通城”打造全市统一的城市电子码和数字化入口,为电子码建设提供统一平台支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精准服务,提升市民生活便捷水平。“一数聚产”通过构建数字廊坊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平台,开放平台功能和各类数据,吸引专业企业设计数据应用赋能和增加数据价值的具体路径,鼓励企业创新创业、方案孵化推广及数字化转型,打造信息化企业的网络孵化器。

  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廊坊市各部门以奔跑的状态狠抓落实,按照“坚决一点、快一点”的要求加快建设。到2022年年底,该市将统筹建设政务云和数字平台,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建共享;完成新型智慧城市基础框架构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初具规模,“四个一”核心能力初显成效;城市智能体品牌初步成型,河北省数字化转型创新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河北日报 记者解丽达 周禹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