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    舆情智库
深化服务提质增效 河北省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2022-09-28 17:41:54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张瞬晗责编: 冯薇薇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2022年以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分析总结近年来加强质量强省建设的经验做法,整合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质量技术资源,着力强化服务理念,转变服务作风,创新服务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质量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政策供给促发展  

  为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成果,河北省政府于2022年9月6日印发《关于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若干措施》,明确了指导性强、含金量高的7个方面、24条措施,对全面提升河北省产品质量、促进质量强省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2022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若干措施》,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先后出台《支持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关于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的通知>的意见》等7个文件,对全省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作出系统规划和部署。

  标准引领提质量 

  “2022年1月至8月,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指导雄安新区发布《雄安新区5G通讯建设导则》等34项雄安新区地方标准;新发布《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规范》等9项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主导和参与制定《仿真冰场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9项,已发布6项。”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金洪钧介绍,围绕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城乡建设、政府服务六大领域,河北省构建了包含20个子体系的“六大标准体系”,汇集各类标准80613项。2022年以来,河北省主导、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21项,省地方标准现行有效数量达2935项,居全国前列。

  优化服务增效益 

  2022年4月-7月,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同时选派4个综合帮扶组,聚焦全省39个重点区域181家头部企业,开展“质量技术帮扶、知识产权服务、打假保名优”服务企业行活动。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先后派出行业专家、业务骨干1079人次,下沉企业主动服务,帮助解决难题214项;针对产品检验检测、标准制(修)订、质量管理、质量认证、质量比对、品牌培育、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打击侵权假冒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592人次,提出改进提升建议617条,为企业规避风险损失约2亿元、融资1.9亿多元,兑现奖励资助资金近1200万元;针对企业提出的现实需求,组织线上线下培训47场次,为企业培训人员约2.3万人次。

  夯实基础惠民生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计量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活动,制作计量知识科普视频和宣传片40个,组织计量服务200余场,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沉到一线帮扶企业300余家,解决计量难题50多个;培育检验检测行业品牌,树立技术能力强、管理规范、服务信誉好的典型标杆12家;开展检验检测行业质量发展状况分析,推动全省2516家检验检测机构持续增强技术供给能力;采取文件审查、远程评审、放宽复查换证申报时间等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办理首次取证、复查换证、新增项目、简易扩项等业务773笔;确定30个县区为3C认证监管重点区域,进一步提升电线电缆、机动车安全附件、童车、电动自行车等12类产品认证监管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强化监管保安全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搭建省级婴配乳粉生产企业可视化监管平台,在全省学校、幼儿园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查办一大批药械妆违法案件,有力维护全省药品安全;开展民生领域“铁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印发《河北省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公开曝光16批110件典型案件;扎实推进“放心食品销售公开承诺”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1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河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若干措施》,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金洪钧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