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河北着力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2022-10-10 08:05:09来源: 河北日报编辑: 张瞬晗责编: 冯薇薇

  原标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筑牢特色产业根基 河北着力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河北集中打造优质肉蛋奶、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等15个产业集群,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强镇为依托,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集中发展

  金秋十月,张北县德胜村的“金豆豆”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大棚里、地库中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市场行情好,预计纯收入至少有15万元。”德胜村微型薯种植大户崔有宝说,他今年承包了8个微型薯大棚,“金豆豆”让腰包越来越鼓。

  产业强起来,日子甜起来。如今,德胜村的微型薯已畅销全国。村里因地制宜探索出“微型薯种植+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的产业增收路子。这是河北着力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年,我们把脱贫地区纳入全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一体推进,优化产业布局,筑牢特色产业根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集中打造优质肉蛋奶、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等15个产业集群,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强镇为依托,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集中发展。省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成群成势,突出抓好18个省级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特色产业带;市级推进市域成方连片,重点建设39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跨县域特色产业带;县级与乡级围绕1至2个特色主导产业,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精品生产基地。

  强化项目带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联农带农、促进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为目的,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每个脱贫县持续打造“一主两辅”特色产业。聚焦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科技服务、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谋划储备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纳入项目库。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全省62个脱贫县制定了“十四五”产业规划,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力度,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举办项目月度招商擂台赛,建立农业招商项目目录,引进优势企业、先进技术、强势品牌,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2022年脱贫地区农业招商项目签约额力争达到300亿元。

  强化科技支撑,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瞄准产业关键环节,采取专家技术人员包县、包基地、包园区、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包农户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到村到户到项目服务。7746个脱贫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实行挂牌承诺服务,建立23个脱贫地区产业技术顾问组,实现脱贫县全覆盖。指导脱贫地区依托农业创新驿站示范推介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驿站专家进园区进基地入户到田,实行结对帮扶指导,有效解决农民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驿站科技支撑水平。2022年省级在脱贫地区新建30个农业创新驿站,累计达到120个以上。

  强化龙头培育,推动壮大经营主体。着力培育15家省级龙头企业、40家示范家庭农场、100家示范合作社,打造规范运营、标准化生产和联农带农的标杆式示范主体。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组织实施联合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建设项目,每个脱贫县巩固壮大1个联农带农效果好、帮扶机制完善的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等模式,推动脱贫户、小农户与各类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形成企业、合作社和脱贫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

  强化对接帮扶,拓展产销衔接渠道。举办京津冀蔬菜和食用菌产销对接会、梨电商大会等产销对接活动,专设脱贫地区展区,为参展企业减免费用,搭建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利用京东、淘宝和扶贫832网络销售平台,组织河北名特新优农产品上线销售。加大脱贫地区品牌培育力度,重点支持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宣传营销,每县重点培育1至2个区域公用品牌、若干企业品牌和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强化监测帮扶,健全防返贫机制。充分发挥“河北省脱贫产业数据信息统计系统”监测预警作用,将易返贫致贫户及时纳入监测帮扶,指导各地按照动态管理要求,定期更新完善有关数据。依托省脱贫产业信息系统监测防贫对象产业收入,6月底、9月底分两次组织对同周期产业减收,特别是减收幅度超过20%的户进行集中筛查,7月中旬、11月中旬推送监测户产业收入同比下降20%等返贫风险预警信息。在全省脱贫户中选取1515户实施定位监测,建立产业收益、新型经营主体联贫带贫等数据指标体系,在脱贫产业巩固提升主体培育、群众增收、项目实施上提供辅助预警。(记者 郝东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