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7年的艰辛努力,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胜利举办,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兑现了办奥庄严承诺。在筹办和举办过程中,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四个办奥”理念,举全省之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落地见效。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筹办、举办任务,张家口赛区场馆建设、赛事运行和服务保障优质高效,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期顺利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给河北留下了包含办赛经验、场馆利用、区域协同、志愿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丰厚奥运遗产,给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后奥运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快推进全省后奥运经济发展,既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落实河北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安排部署的重要举措,又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辟后奥运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全省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客观要求。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后奥运经济发展,省委书记倪岳峰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省委专题会等进行部署,深入张家口市调研检查,提出明确要求。省长王正谱亲自担任河北省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召开省政府常务会、省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研究调度具体工作,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的意见》,科学谋篇布局,狠抓贯彻落实,深入做好冬奥后半篇文章。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团结协作,认真落实部署要求,组建专门工作机构,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开局良好。
一是按照“一馆一策”原则,制定了场馆综合利用方案,明确9个方面39项具体任务,并纳入台账管理。目前,河北已与11省市沟通设立冰雪项目赛事训练活动基地,均已签订框架协议;先后在冬奥场馆举办全国象棋等级赛、冀萌杯足球赛和“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首届“冬奥场馆”定向赛、房车集结赛、全民健身日主题示范活动等一系列群众性赛事活动。梳理了2023年全省拟在冬奥竞赛场馆及其周边区域举办的赛训活动等共计133项,让冬奥场馆多元化、市场化利用逐步“活”了起来。
二是以“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为主题,常态化推动冰雪运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系列活动,全省开展群众性冰雪赛事及系列活动7589场次,累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数突破3500万人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年共培养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校园辅导员近6000名、裁判员和群众冰雪赛事活动组织人才近2200名。推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全省全年发放体育消费补贴1500万元,让全民冰雪运动热情不断“热”了起来。
三是筹备组建了河北省冰雪产业专家智库,及时解决冰雪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支持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11月底召开2022中国(河北)冰雪产业发展大会,设置21个国内外分会场,26个国家使领馆、商协会、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900余位代表线上实时参会,集中签约2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02亿元,凝聚了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机遇、放大后奥运红利的广泛共识。除此之外,2022年全省通过其它途径共签约冰雪产业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69.27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21.06亿元。越来越多的冰雪项目投资注入,让冰雪产业发展日益“强”了起来。
四是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系列活动,将崇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纳入旅游景区援助扶持专项行动,指导崇礼富龙四季街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出“四季八线 嗨玩京张”体育旅游等28条精品线路。2022年以来,支持张家口实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重点项目139个,总投资2142.6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217.8亿元,已完成投资145.2亿元。目前还有94个招商项目正在积极对接,争取项目早日落地投产。随着雪季的到来,让冰雪体育文化旅游渐渐“火”了起来。
下一步,河北省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河北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升发展后奥运经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推进冬奥遗产特别是场馆可持续利用和冰雪产业发展为牵引,积极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大力发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将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给河北带来的美誉度、影响力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带动张北地区快速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构筑首都生态安全屏障,为河北省经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文 李雨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