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邯郸冀南新区丨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
2023-02-27 17:25:29来源: 新邯郸编辑: 张瞬晗责编: 冯薇薇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1

  2月25日上午,河北·邯郸(北京)主导产业推介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省商务厅厅长张泽峰、市长樊成华出席活动并致辞。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驻京办、省驻津办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市领导高和平,市政府秘书长牛平昌,市直相关部门和冀南新区等负责同志参加活动。邯郸冀南新区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参加集中签约,新区主要负责同志杨万春进行商用车轻量化和零碳高端装备产业招商推介。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2

  省商务厅厅长张泽峰致辞,他说,邯郸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创业条件、优越的投资环境、亲商安商尊商的浓厚氛围,已成为国内外投资者青睐的热土。此次签约活动必将掀起邯郸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省商务厅将竭诚为大家到河北、到邯郸投资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3

  市长樊成华致辞,他说,当前,邯郸正在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场景,处处孕育着发展希望,蕴含着合作商机。真诚欢迎广大企业家在邯郸投资布局、施展才华、成就事业,进一步发挥资源人脉优势,推动更多产业链关联企业入驻邯郸。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4

  市领导高和平主持河北邯郸(北京)主导产业招商推介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活动。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5

  推介会上,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叶杭冶发言。他说,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零碳产业园从项目建设到首台“邯郸制造”机组下线仅用时200多天。浙江运达对合力将零碳产业园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链配套齐备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以邯郸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出美好图景充满信心。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6

  邯郸冀南新区主要负责同志杨万春作了商用车轻量化和零碳高端装备产业招商推介。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7

  他说,邯郸冀南新区是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河北第三个战略发展新区、京津冀协同办共同确定的京津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平台,拥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等多张国家级、省级名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居邯郸市第一,在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绩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二。冀南新区是邯郸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我们聚焦国家高新区创建,发挥邯郸精品钢材产业,邯郸职教城“蓝海”人力资源优势。创新“产业园+产业链”招商引资新模式,搭建了运达零碳产业园、中电光谷产业园、中关村信息谷等一批产业园区平台,培育出风电装备、汽车轻量化配件等多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真诚欢迎大家到冀南新区走访考察、投资兴业,一起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实践场景!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8

  22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现代物流、新材料等领域。新区领导魏忠彦、天津易晟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树玺分别代表双方进行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签约。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9

  据了解,由天津易晟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在冀南新区建设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占地约53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模具生产厂房约14万平方米,建筑及交通设施生产及涂装相关生产厂房约10万平方米,盘扣式脚手架生产厂房约6万平方米,并安装购置配套设备150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50亿元人民币,预计纳税1亿-1.5亿元,可带动就业350余人。

邯郸冀南新区 | 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北京集中签约_fororder_10

  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