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手工编织到特色种植,从生产加工做大做强到“一村一品”深入推进,一个个富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让乡村活力更加充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深入推进“一村一品”
走进邯郸市肥乡区北高镇西辛寨村西瓜种植地,绿油油的西瓜长势喜人,几名瓜农正穿梭于瓜田间劳作,个个汗流浃背,脸上却难掩喜悦之情。
“西瓜种植是我们西辛寨村的特色产业。”北高镇西辛寨村党支部书记郝桂乐说,目前该村西瓜种植面积有1200余亩,同时带动周边村庄种植了上万亩,该村在前几年成立了傻甜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统一种植管理,保障西瓜品质。得益于此地独特的沙质土壤及充足的日照时长,西辛寨村的西瓜口感又沙又甜,是冀南区域西瓜界的名牌。
“我们通过打造南赵村的菊花、田寨村的葡萄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推广到各村,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肥乡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孙光亮介绍。
据悉,肥乡区坚持党建引领,将“一村一品”工程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农则农的发展模式,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通过做好基础设施配套、技术指导、产销引导等工作,纵深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眼下正是麦收时节,在邯郸市肥乡区元固镇,肥乡区信益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800余亩小麦喜迎丰收。“我们合作社现在共吸纳219户村民,近50人常年在合作社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该合作社负责人胡朝建介绍说,在他的经营管理下,合作社的玉米小麦连年丰收。
胡朝建是肥乡区元固镇西屯庄村人,今年50多岁,是当地有名的“种地致富能手”。起初,他只是守着自家的几亩薄地,种些玉米和小麦,后来,看到村里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他觉得可惜,就流转到自己名下,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通过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学习现代种植技术,渐渐成了种植大户,同时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肥乡区将继续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回乡创业,鼓励乡村工匠和“田秀才”“土专家”等能人在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
大力发展“银龄作坊”
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南谢堡村尹跃光的小院中,左邻右舍的银龄老人围坐在一起,农忙之余,大家就来到这里加工安装标准件,每天四五个小时,就能稳妥地收入三十多块钱。
近年来,肥乡区针对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希望在家门口赚点“零花钱”贴补家用、实现用自己双手和劳动提升家庭经济水平这一愿望,不断探索新的就业增收渠道,引入手工作坊加工点,发展家庭手工小作坊。
现在,肥乡区共有200多个手工作坊,包括布艺加工、毛绒玩具制作、藤椅编织、庭院管理等。这些手工作坊生产线短、投入成本低、收益快、操作简单易学且用工需求量大。截至目前,肥乡区通过手工作坊已增加老年人就业岗位4000多个,平均每人每月收入约1200元,让银龄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实现自我价值和家庭收益的双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