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承德13142名林长呵护每片森林和草原
2023-07-13 09:17:25来源: 河北日报编辑: 李雨馨责编: 冯薇薇

  7月4日,国家林草局发布,承德市与安徽省滁州市、福建省三明市等8个市县因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办公厅激励,获得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2000万支持奖励,成功争列2022年度国家林长制激励市。

  承德有林地面积3556万亩、草地面积683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为60.03%、73.5%,林草资源约占全省的“半壁江山”,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西北部重要生态环境支撑区。近年来,承德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推深做实林长制助力林草高质量发展。

  “林长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制。在承德,每片森林和草原都有责任人,每名林长都有责任地。”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浩说,该市通过加强林长制体系建设,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机制。

  健全体系,练好内功强基础。该市印发了《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总林长,13位市领导担任市级林长,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13142名、协作单位235个,市县乡林长办公室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核心、林长制办公室为基础,覆盖全域、触角到村的林长组织体系。将林长网格与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双网”融合,四级林长与24176名护林员、650名技术员、509名警员共同构建“一长+三员”管理体系,明确责任网格22716个。科学制定考核细则,严格考核奖惩,考核结果作为县乡两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共享的林长智慧平台,融合覆盖全市1854个林火监控点位,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和联动,推动林长履职科学化、智能化。

  完善机制,先行先试创优势。承德以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为目标,持续优化制度建设,提升改革综合效能。林长巡林机制,让林长动起来。编制《巡林手册》,归纳林长履职“六查八看”,量化履职内容。在全国创新设置市级巡林参谋30人,为林长履职尽责全程提供服务。2022年,全市各级林长巡林58.11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4225件。全过程管理机制,让工作实起来。制定林长巡林、护林员管理等9项制度,实行林长责任单、林草资源单、年度任务单、成绩表彰单、问题及整改反馈单和工作提示函、问题督办函“5单2函”管理,构建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试点带动机制,让样板树起来。以突出本地特色为原则,设立市级示范点2个、县级21个、乡镇205个,抓点扩面,形成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护林员轨迹监测、社会化巡林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宣传引导机制,让氛围浓起来。以内容规范统一、点位科学合理、维护责任到人为标准,设置各级林长公示牌3021块,持续开展“林长访谈”、编发林长专报,营造“共享共建、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盯紧重点,整体发力创佳绩。该市充分发挥林长制考核“指挥棒”作用,着力做好调优增绿、产业富民、资源保护三篇文章。争列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试点项目和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实施北方防沙带、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等生态工程,实现应绿尽绿、绿美相彰。坚持多功能、近自然理念,突出全国森林经营和国有草场试点建设,精准提升森林“四库”功能,探索建立具有承德特色的可持续经营模式。紧盯碳汇开发市场,全面摸清森林固碳总量家底,将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打造成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经营主体,推动在北京绿交所挂牌交易。

  得益于林长制的推动,承德市林草资源保护管理不断提质增效。2022年,全市完成营造林152.4万亩,修复退化草原17.54万亩。林草有害生物成灾率为零,首次实现森林草原零火灾。平泉、围场、承德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全覆盖。全市新增固碳产品储量319.6万吨,新交易固碳产品2122.19万元,省内占比达87%。(河北日报 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曲笑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