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遵化智造产业园项目开工 按下“崛起遵化”建设“加速键”
2023-11-18 16:00:0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李雨馨责编: 冯薇薇

  11月18日,位于遵化市城东工业园区的遵化智造产业园开工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工人们队列整齐、整装待发,多台挖掘机、运输车等工程机械设备整齐划一、气势如虹。随着“开工”一声令下,全场车辆喇叭齐鸣,标志着致力打造唐山市智能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的遵化智造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也标志着遵化市加快推动重大产业招引及重大项目落地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崛起遵化”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遵化智造产业园正式开工 按下崛起遵化“加速键”_fororder_2

遵化智造产业园项目开工 供图 遵化市委宣传部

  打造智慧园区,首创“遵化智造”

  此次开工建设的遵化智造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1.37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397.6亿元,总体计划六年完成,集智能制造、智慧建筑、智慧物流、智慧服务于一体,分三期聚力构建智慧运营中心、钢铁精深加工集聚区、钢结构建筑配件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制造集聚区、循环产业集聚区“一心四区”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高端化、精密化、智能化发展。其中,智慧运营中心通过“5G+智能制造”,全面实现数据采集、安全生产、物流跟踪等应用场景,建设5G工业化生产制造基地;近期(2023年-2024年)计划总投资204.6亿元,重点实施1260立方米高炉、冷轧产业园等30个项目,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中期计划总投资89.49亿元,建成钢铁深加工及成品库、废钢处理、总部基地等10个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远期计划总投资103.52亿元,建设汽车零部件、钢结构建筑部件产业集群等5个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

遵化智造产业园正式开工 按下崛起遵化“加速键”_fororder_1

开工仪式现场 供图 遵化市委宣传部

  紧盯项目落地,体现“遵化速度”

  遵化智造产业园是遵化市聚焦激发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破解产业发展空间瓶颈、集聚高质量发展要素的创新举措,围绕提升钢铁主业做强、产品延伸、产业链耦合、产业合作升级“四个产业层级”,重点打造的千亿级智造产业园,更是该市将主题教育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生动实践。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遵化市扎实开展深入基层大调研活动,秉持“最大程度简化流程、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原则,采取多部门协作的方式,以“保姆式”服务,制定进度图,细化时间表,明确责任人,集中全力抓好项目推进,使产业园项目从规划到开工建设仅用42天,刷新了该市重点项目落地开工记录。

  荣膺全国百强,彰显“遵化环境”

  遵化强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强引领·增动能”行动,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拿地即开工”等改革,强化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保障,现场解决企业需求,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今年实施的76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3.29亿元,在近期发布的唐山市第三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测评结果中,遵化跻身前五名,取得近10年来最好成绩。同时,在近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中,遵化脱颖而出,在纳入评估的186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位列第73名。当天,该市还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唐山市、遵化市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唐山市重点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现场听取建龙集团、荣程集团、港陆钢铁、美客多食品等10家重点企业下步发展规划,并对面临的问题进行把脉问诊,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精准化服务。

遵化智造产业园正式开工 按下崛起遵化“加速键”_fororder_3

开工仪式现场 供图 遵化市委宣传部

  强力招商引资,助力“遵化崛起”

  项目是经济崛起的“加速器”,遵化市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列为“一号工程”,瞄准“高新、集群、链条”,抢抓长三角珠三角南资北移、京津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外出招商,先后16次对接天津荣程、北京金融街、北京建龙等大企业集团,达成氢能燃料电池生产基地、高端智慧农机具制造等7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达到417.96亿元,掀起了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热潮。目前,遵化市已有洲亿汽车生活广场等73个项目签约,广州麦伦科技掌静脉识别系列产品生产项目等83个项目在谈在联。一系列大项目、好项目相继洽谈成功、签约开工,成为加快建设“法治遵化、礼仪遵化、大美遵化、崛起遵化”的强大动能。(文 张瞬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