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早晨,家住河北省平泉市桲椤树镇金杖子村的村民韩金霞走进家附近的一家汽车配件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金杖子村汽车配件厂内,工人在忙碌 摄影 王嘉祺
韩金霞所在的工厂主要为北京现代集团带料加工汽车电子线束。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家门口就业,像任翠霞一样在该厂工作的农村妇女有80余人。
据介绍,为了让农民能顺利在家门口就业,平泉市成立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乡、村三级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依托金泉劳务公司、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厅和培训基地,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帮扶”工程。同时,该市利用农闲时节,围绕食用菌、设施园艺、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和果品种植技术培训、以实用技能为主的工种培训和以安全生产为主的岗前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力,成功打造了“承德菌农”省级劳务品牌。
黄瓜种植户在交流经验 摄影 王嘉祺
“给菌袋注水、发菌这些工作对技术要求很高,熟练的注水工、发菌工都是‘香饽饽’,各个园区争着要。”平泉市黄土梁子镇小龙潭村村民高井明说,他经营了一个22个棚的食用菌园区,每到农忙时节,都会去园区周边的村子里聘请十几名掌握食用菌种植管理技术的农民工来完成发菌、注水工作。
一名食用菌生产企业工人在采摘杏鲍菇 摄影 王嘉祺
近年来,平泉市积极鼓励家门口创业,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平台,在用地、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2023年初,平泉市黄土梁子镇梁后村利用土地集中优势,吸引在外能人徐立远回村建设旱稻基地500亩,旱稻当年取得丰收,收入非常可观。
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内,工人在制作菌袋 摄影 王嘉祺
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贾鸿君称,目前该市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累计5621名外出务工者回乡二次创业,5万余名城乡富余劳动力实现了“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就业,成为当地农副产品流通的经纪人、自主创业者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文 李雨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