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一核两翼”的其中一翼,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曾强调:“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副中心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副中心工作生活,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午十点,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角的北京城市图书馆正式开馆,图书流通岗的工作人员梁孟娇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工作地点从市中心的华威桥换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家住通州次渠的梁孟娇实现了职住平衡,通勤时间缩短了,梁孟娇表示:“过去我上城里上班,就要穿三环四环五环,一旦交通出一点点问题可能就堵车。上这边上班之后,路况比较好,很少出现堵车,早上心情就更从容一点。”
北京城市图书馆 图书流通岗工作人员 梁孟娇
梁孟娇所在的山间阅览区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面积2.18万平方米,如何在其中快速找到一本书?完善的智能服务系统能帮上忙。梁孟娇称:“这个架位导航,在小程序里边或者检索系统里边一搜就可以直接指引着读者到了我们这个书的所在位置。今后我们要上一个智慧桌面,每个桌子上面都会有一个平板,读者检索书、查资料就非常方便了。”
北京城市图书馆
绿色、智慧建造技术是副中心每栋新建公共建筑的标配,包括北京城市图书馆在内已经有84个副中心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图书馆里,每组‘树冠’中间的天窗上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年发电量约为25万度,276块“超级玻璃”通过隔绝热量传递使建筑每年降低能耗8%。冬日暖阳透过玻璃洒在读书人的身上,大家都安静而专注。郭先生带着放寒假的孩子来看书,一坐就是一天。郭先生说:“我在燕郊住,十多公里,开车的话最多半小时。这种公共设施开放,你像图书馆,像大运河森林公园,说协同发展,这两点是最实惠的东西。”
北京城市图书馆
梁孟娇的儿子今年也10岁了,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同龄。梁孟娇回忆说,儿子刚出生时,他家小区的周边几乎全是荒地。梁孟娇说:“其实在小的时候我们基本就在小区里转转,我记得那会儿就是去市里头的公园,后来就是随着咱们的开发,在各大平台一搜,人家说遛娃圣地,我一瞧这不就我们家门口吗?东石公园、台湖公园,我们都经常去。”
梁孟娇的惊喜有一连串的数据支撑。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400多公里绿道纵贯南北;8个万亩森林组团串联东西,成为全市首个平原地区的“国家森林城市”。除此之外,副中心文体设施也在陆续完善,三大文化建筑去年底开门迎客,成为顶流网红打卡地。前不久,梁孟娇也在工作单位的邻居——北京艺术中心里听了一场管弦乐演奏会。梁孟娇表示:“听完之后觉得真是不错,很陶冶情操,我觉得对于周边的老百姓来说,就是当它离我远的时候,我不会想到去国家大剧院听一场音乐会,但当它离我很近的时候,我就觉得听一次也不错。”
北京艺术中心
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梁孟娇也格外关注副中心教育医疗资源的发展。十年间,北京学校等20多所优质学校接连进驻副中心,友谊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陆续落地。梁孟娇表示,以前家里老人需要看病就要去市区,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她说:“你比如说我们家门口这个次渠卫生院,它就是一个社区医院,它里边的设备我觉得还非常先进,而且社区医院好多就是那种三甲大夫,他下到社区医院进行坐诊,对于老百姓来说就很方便。”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
从十年前的远郊区到如今的高楼林立、水清岸绿,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两翼”的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色发展让三地百姓共享成果。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副中心正在从“打基础、补短板,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迈进。胡九龙说:“通过一手抓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一手抓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全面推动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一座现代化的精品城市将在副中心基本建成。”
数说京津冀
目前,北京市政府及下属各委办局已分两批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累计已有93家央企二三级公司和61家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460多家金融及关联机构入驻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区生产总值是十年前的2.2倍。城市副中心森林覆盖率达到3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75平方米,PM2.5浓度十年下降64.2%;17所市级优质名校和多所三甲医院的通州院区相继落地。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示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