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河北围场:拓宽畜牧产业“致富路” 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2024-06-14 17:01:10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张瞬晗责编: 冯薇薇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下伙房乡八号地村肉羊养殖基地,一排排高标准的羊舍干净整齐,一只只膘肥体壮、毛色顺亮的肉羊悠闲地吃着草料。

  “我在村里的羊场打工,一天150元。现在环保养殖就是好,杜绝了细菌的滋生源,没了气味,羊活跃了,上膘快,效益高。”八号地村村民刘彦章忙着给羊喂草料,动作娴熟干练。

  八号地村在河北省信访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于2020年建设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同时建设草料库、青贮池、防疫室等,以前一直以对外租赁的形式经营,收入偏低。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河北省信访局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方法,从去年开始,该驻村工作队和下伙房乡党委政府协调资金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为八号地村购买200只小尾寒羊和养殖饲料,改变原有外包租赁的经营方式,由村里自主经营,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尾寒羊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裘皮质量好等优点,去年出栏100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带动3人就业,目前经营效果良好。今年年底还能卖100只。”八号地村党支部书记孙印说。下伙房乡立足自身实际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力,大力发展肉羊养殖产业,走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围场坚持把畜牧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保障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推良种、稳规模、保加工、促产销,创新畜牧产业化经营机制,推动全产业链发展。2023年,围场畜牧业总产值34亿元,全县从事畜禽养殖业人员7.3万人,带动就业1.2万人。(文 徐文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