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未来之城”的千年回响
2024-06-27 09:13:56来源: 河北日报编辑: 李雨馨责编: 冯薇薇

“未来之城”的千年回响

  6月16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新区海岳大街。一条海岳大街串联“古今”,雄安体育中心、南阳遗址都在这条大街沿线。 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6月7日,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一间文物修复体验室内,20多名来自容城县启泰学校的初一学生围坐长桌前,体验文物修复,翻看比对面前的碎陶片。拼接、涂胶、黏合,最终,一堆碎陶片变身一件完整的唐代风格仕女陶俑。在这场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容城县委宣传部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中,孩子们走进考古世界,与历史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

  作为河北古文化遗存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雄安新区的文物数量多、埋藏深且年代跨度大。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历史画卷缓缓打开,一处处文化遗存经由考古而愈加鲜活、明晰,接续着“未来之城”的千秋文脉。

  ■历史的千年

  驾车沿雄安新区主干道海岳大街一路东行,在一条不知名的小路向南拐,就来到南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这是南阳遗址小城的城墙拐角。”6月13日,在南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研究馆员雷建红走下一处探方,和同事探讨着这处古城的用途。

  南阳遗址是雄安新区极为重要的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雄安新区的千年历史。这座城址的发现,让战国时期燕国都城“易”(城市名)逐渐浮出水面,也让燕赵文化更加厚重出彩。

  连续性,是文明一脉相承的体现。“雄安新区区域历史文化脉络从近八千年前到现在连绵不断,传承轨迹清晰,尤其战国和汉代的文化遗存最丰富。”雷建红介绍,南阳遗址是雄安分布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调查发现,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规模宏大的“大南阳遗址群”,自龙山时代延续至宋金时期,其中晾马台遗址考古勘察发现龙山、西周、晚商时期文化遗存,填补了雄安西周时期考古的空白,完善了白洋淀区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时空框架体系。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7年多来,考古工作者努力去寻找“历史的千年”,是为“未来的千年”寻觅成长的钥匙。如今,8座古城遗址、263处文物遗存点、4000多件文物打开了通往历史的“穿越之门”,为复原雄安历史文化演进脉络、探寻雄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提供了实证资料。

  ■华丽的转身

  6月13日,雄安新区容城县白龙遗址工作区内,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佟宇喆正在系统梳理去年以来的考古工作,着手撰写考古报告。

  佟宇喆介绍,白龙遗址地处华北地区中部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东部冲积平原一部分的白洋淀地区,即环白洋淀地区的平原地区。周边区域内先秦时期的遗址有较多发现,与白龙遗址同时期和同文化属性的文化遗存也发现较多。白龙遗址文化遗存内涵丰富,有一定的延续时间,为近年来河北地区夏商时期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对于了解该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深入分析河北地区夏商时期文化格局,以及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走出白龙遗址工作区,佟宇喆指着北侧200米处一个施工现场说,那里就是正在建设的雄忻高铁,以后乘客坐着高铁就能看到这处历史遗珍。

  一边是历史,一边是未来,两者遥遥相望,却又融为一体。

  7年多时间,雄安新区坚持考古先行,“先考古,后出让”,把文物保护工作由“不可知”变为“早规划”,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有序高效推进。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往往是从挖第一铲土或动第一块砖时,就已把文化深植其中。在雄安新区,考古勘探发掘环节在土地出让之前进行,经费由各级政府承担,建设单位“拿地即可开工”,这不仅减轻了经济成本,还缩短了建设工期。坚持考古先行,为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考古依据。

  为城市留住“根”和“魂”的,除了考古遗址、遗迹,还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心里积聚的深厚记忆。自2018年起,雄安新区启动“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一批承载着新区人民集体记忆、凝聚着新区传统文化基因的“乡愁”遗存被登记造册、建档存证,其中包括老房子、老树、老井、老磨盘、老厂房等。据统计,雄安全域登记在册的物质类乡愁保护点总数达到2500余项。如今,它们身上多了“乡愁保护点”的牌子。

  ■未来的千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雄安考古跨越淀泊,穿越时空,探索过往,承启未来。当下,这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还在继续。

  南阳遗址向南走200米,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在京“双一流”高校项目正在有序施工。“从西向东依次是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雷建红对眼前一溜排开的项目施工工地再熟悉不过。这些项目开工前,他和同事们对土地进行过考古勘探,曾发现几处古墓葬,经过评估,文物部门在科学发掘和提取资料后进行回填,为目前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南阳遗址所在的这片区域,是雄安新区起步区的中心地带。在这片以文化“软实力”做建设“硬支撑”的黄金地段,疏解高校、医院、企业等项目正在或即将到来。

  让世界透过考古这扇窗领略“未来之城”的独特魅力,是一座新城对历史和未来最动听的呼应。

  依托前期考古成果,南阳遗址现场开展了多次公众考古讲座、体验式活动,专业考古工作者向公众介绍考古基本知识与新发现,带领大家参观雄安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组织雄安新区中小学师生体验野外考古发掘工作方法、内容,增进公众对考古学和文物事业的了解。

  “看到南阳遗址西边那一大片空地了吗?以后那里将建起南阳遗址考古公园。”沿着遗址旁的小路前行,雷建红畅想着雄安考古的未来。他深知考古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强支撑,因此,对于南阳遗址考古公园的建设满怀憧憬和期待。

  “南阳遗址对揭示燕赵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内涵意义重大,遗址考古公园的建立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知、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雷建红说。

  更让考古人欣慰的是,遗址考古公园建成后,现在“沉睡”库房的上万件历史的珍贵馈赠——雄安文物,将能在它们的发掘地被“唤醒”,融入雄安新区城市空间塑造,让公众更真切地认识到“未来之城”历史的深厚、文化财富的宝贵。

  知往鉴今,面向未来。今天的雄安新区,正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向上生长。(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