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三义永乡德合公村,田间地头大片的中药材长势正盛,农户们正忙着在地里给药材除草。
“我们这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适合中药材生长。从自己摸索到规模化种植,现在发展中药材700亩,加之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收入越来越高。”德合公村中药材种植户丛海辉说。
据了解,三义永乡中药材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15年,后来,乡里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指导专家为全乡农户进行技术培训,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了规模种植。目前,三义永乡种植的中药材已涵盖苍术、柴胡、桔梗等多个品种。2020年,三义永村药材合作社还成功注册了“三义永”商标。
三义永乡积极推进“双创双争”活动,着力打造“书记精品工程—支部领办、村企共建道地药材深加工项目”,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吸引致富能人朗显军返乡创业,建设3000平方米的中药材加工厂一处,年加工各类中药材1000吨以上,产值预计达到1000万元以上,解决当地50余人进厂就业。
三义永乡采取多点试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推动中药材特色种植,并积极对接企业、市场,完善种植、采收、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乡种植道地药材总面积达到1.5万亩,直接带动全乡各村480余户农民投身中药材种植,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联动效应。
近年来,围场始终坚持生态绿色生产方式,围绕构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按照品种优质化、基地园区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产业循环化的发展思路,以培育种子、种苗为主体,以北方道地药材生产为方向,加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科技赋能提高中药研发、孵化和转化能力,加快打造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规范化仓储物流基地,形成了“合作社牵头+区域种植+订单销售”的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让中药材种植成为老百姓增产增收的有效抓手,不断助力百姓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文 徐文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