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沧州盐山县:孝老食堂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4-08-23 10:45:16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徐文龙责编: 冯薇薇

  近日,走进沧州市盐山县千童镇马元子村的“孝老食堂”,中午时分饭菜香气四溢。热乎乎的丸子炖粉条、酸爽开胃的西红柿炒鸡蛋、浓稠适中的小米粥,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前来就餐的老人们赞不绝口。

  75岁的杨大爷是这里的常客之一,他和老友们边享用热乎饭菜,边唠家常,饭后还一起聊天、打牌,日子过得十分舒坦。杨大爷感慨:“年纪大了做饭费劲,多亏有‘孝老食堂’,这日子美着呢!”

  随着农村高龄老人增多,做饭难、吃饭愁成为突出问题。千童镇通过“孝老食堂”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老人无需付费就能在家门口吃到热乎的饭菜。“孝老食堂”的建立得到了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十寨子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广泛征求意见,最终依托村内闲置房屋建起“孝老食堂”。目前,千童镇已实现“孝老食堂”全覆盖,累计受益老年人2500余人次。

  “孝老食堂”要长期办下去,物资和人员不可或缺。马元子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村集体年收入的一部分投入运营。史庄村则实行“认领一顿饭”模式,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资金问题解决的同时,各村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办法解决服务人员问题。有的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活动;有的村组织公益岗提供服务;还有的村吸引爱心人士参与。目前,全镇29个村的“孝老食堂”均有序运营。

  “孝老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也成为乡村治理的新阵地。十寨子村邀请文艺演出团队和志愿者包饺子、表演节目;马杯村志愿者为老人拍摄婚纱照,圆了老人的梦;马元子村借助食堂宣传知识、讲解政策;杨庄村结合需求开展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千童镇以“孝老食堂”为平台,聚焦老年人基本需求,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文 王夏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