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泉是河北省迁安市的一名陶瓷艺人,自幼酷爱篆刻和陶瓷艺术。为将北方传统陶瓷艺术发扬光大,2015年在迁安经济开发区,他筹资3000万元建起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集收藏、艺术瓷创作、古法烧制和研究于一体的嘉源陶瓷艺术研究所,为当地陶瓷艺术爱好者创造了一个陶瓷技艺切磋、研究的平台。
当地的陶瓷爱好者在嘉源艺术陶瓷研究所交流陶瓷制作艺术 摄影 陈儒
在超千平方米的陶瓷生产车间,设有大小不等的四座电窑、汽窑和两座柴窑,手工拉坯机、自动喷釉机、抛光机台等制陶设备一应俱全,书画家们在陶瓷和紫砂壶坯子上或雕或画或书,嘉源艺术陶瓷研究所集收藏、艺术瓷创作、古法烧制和研究于一体,成为当地陶瓷艺术爱好者施展才华的好去处。
画家在陶瓷胎体上创作 摄影 陈儒
“用本土的原料,打造本土的瓷器,所有器形的绘画、雕刻,都由本土最优秀的画家和雕刻家来完成。”赵之泉介绍说。短短几年的时间,赵之泉实现了从过去的电窑、汽窑向柴窑的过度。如今,已经建起本地乃至河北唯一的两座柴窑,开始烧制本土的艺术陶瓷或紫砂壶。
赵之泉在检验茗胎质量 摄影 陈儒
为传承弘扬陶瓷技艺,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的魅力,去年1月22日,嘉源艺术陶瓷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启用,旨在打造一个集非遗传承交流、研学体验为一体的陶瓷文化主题体验中心,让非遗“活起来”。
赵之泉在鉴赏柴窑出窑作品 摄影 陈儒
据悉,该非遗体验中心设立“职业体验”“生活体验”“服务体验”“艺术体验”等四大板块的劳动实践课程,通过中小学生研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接触陶瓷制作流程,为青年学子搭建实践与学习的平台。当日,河北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迁安陶瓷研学基地在该中心揭牌。
用柴烧陶,本是人类最古老的制陶工艺,在位于迁安滦河岸边的11.6万平方米的安新庄新石器时期遗址,地面到处散落着古代先人烧制的陶片。四千年前,先祖已经在这里烧制陶罐、纺轮和陶簋、陶鼎等,这些成为新石器时代创造的最灿烂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应先人,传承本土的陶瓷技艺,赵之泉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之路。(文 李雨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