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河北迁安:两万亩小麦畅饮“返青水”
2025-04-08 16:58:3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雨馨责编:王悦阳

视频来源:迁安市融媒体中心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河北省迁安市2万余亩冬小麦陆续迈入返青期。为保障小麦在生长关键阶段“喝”足春水,迁安市组织群众紧抓晴好天气,全面开启春灌工作,为夏粮丰收筑牢根基。​

  在迁安市夏官营镇夏官营村的广袤麦田里,嫩绿的冬小麦郁郁葱葱,长势十分喜人。田垄间,一条条滴灌带有序铺设,水流通过滴灌带的滴头,精准地渗透到作物根部的土壤中,如同细密的春雨,滋养着每一株麦苗。村民们穿梭其间,仔细检查灌溉情况,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均匀地得到水分与养分的滋润。​

  当冬小麦进入返青期,其生长节奏明显加快,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也急剧攀升。此时,及时开展春灌并合理施肥,不仅能够补充土壤水分,满足小麦生长的迫切需要,还能有效提升地温,促进小麦根系茁壮生长与分蘖,增强其抗寒、抗旱能力,为后续的拔节、抽穗等生长阶段筑牢根基。​

  “现在正是浇返青水的紧要关头,我们用的是滴灌技术。这滴灌既省时又省力,肥料能直接被小麦根部吸收,跟传统灌溉比起来,能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夏官营村村民马玉春说道。滴灌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灌溉效率,还在水资源节约方面成效显著。​

  在彭店子镇易庄村,村民郭成林也在为自家的小麦浇水。他感慨道:“以前大水漫灌,得在麦田中间修条大渠,费时间不说,还浪费土地。现在滴灌就方便多了,省人工,还特别节水。”​

  为保障春灌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迁安市早谋划、早部署,积极与水利部门沟通协作,制定了精细化的用水方案和科学的灌溉制度,力求让每一块麦田都能及时、足量地得到灌溉。近年来,迁安市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并将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紧密结合,让每一滴水都能精准发挥作用,每一项技术都能切实落地生根,实现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迁安市将持续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强化政策支持,确保春灌工作高质量完成,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文 徐文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