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蔓攀援,绿意盎然。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巴掌大“手掰西瓜”垂挂其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瓜农庞录轻轻一掰,西瓜应声而裂,鲜红的瓜瓤与四溢的清甜,瞬间将丰收的喜悦铺满整个大棚。
西瓜垂挂藤蔓 摄影 梁红双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庞录、吴梦这对“80后”夫妻,正是敢“闯”敢拼的新农人代表。七年前,他们怀揣着科技兴农的梦想,毅然投身特色果蔬种植。面对盐碱地这一“农业禁区”,他们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开启了与土地的“较量”。
为了让盐碱地结出“金果子”,庞录、吴梦与农业专家团队密切合作,将创新技术引入田间。大棚吊蔓技术改变西瓜传统的“趴地”生长模式,更让每颗西瓜充分接受阳光雨露,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蜜蜂授粉替代化学药剂,既保障西瓜天然品质,又赋予其独特风味;采用“一藤一瓜”的精细化管理,搭配无籽和巴掌大的精巧品种,精准切中消费者“单人食用不浪费”的需求。
种植户采摘西瓜 摄影 刘晓天
此外,瓜农独创的“成熟密码”——系在西瓜上标注日期的彩色小码,不仅能精准判断西瓜成熟时间,还方便游客直观识别可采摘的成熟西瓜,让采摘体验充满趣味与安心。
“成熟密码”标注西瓜成熟时间,便于采摘 摄影 刘晓天
科技让西瓜更“甜”,也让市场更“火”。这些特色西瓜头茬果比传统品种早30天上市,凭借“皮薄瓤嫩、汁多味甜”的优势热销市场。如今,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二分区已建成200余座果蔬大棚,除西瓜外,还种植葡萄、铁皮柿子等20余种农产品。曾经的盐碱化作“甜蜜产业带”,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未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在新农人的不懈努力下,续写更多甜蜜的丰收故事。(文 李雨馨)
种植户将成熟的西瓜装箱销售 摄影 刘晓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