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边务镇“娘家”驿站正式揭牌启用。该驿站是由村干部家属志愿者主导的妇女关爱平台,成为盐山县深化基层妇联改革、推进“家廉共建”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以“家门口的温暖”打通服务妇女“最后一米”。
驿站立足“妇女所需、家属所能”,精准聚焦农村妇女在矛盾调解、情感疏导、政策咨询、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每个驿站均设有“暖心聊吧”“巧手工坊”“心愿墙”三大功能区:“暖心聊吧”备有热茶、沙发,配备经县妇联培训的家属志愿者,专解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等“心头结”;“巧手工坊”定期开展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已帮助15名妇女实现居家增收;“心愿墙”实时更新收集的群众诉求,从“孩子暑假托管”到“老人助餐需求”,志愿者逐一对接镇村资源解决,目前已办结23条民生心愿。
“村干部家属熟门熟路,说话贴心,咱有啥难事儿都愿意跟她们唠。”李郭庄村村民赵大姐因家庭琐事情绪低落,在驿站志愿者的耐心疏导下解开心结,这是驿站化解的第6起家庭矛盾。这些由村干部配偶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既是“贴心人”也是“宣传员”,她们带着《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册入户走访,把法律知识和惠民政策送到炕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驿站创新“家属志愿服务+部门资源联动”模式,与镇纪委、妇联、文明实践建立“需求-对接-反馈”闭环机制。镇纪委定期组织家属志愿者开展“廉内助”培训,将家风建设融入服务;镇妇联联动心理咨询师每月驻站坐诊,为妇女提供专业心理疏导;镇政府组织家政公司、手工艺人等对接驿站,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和消费优惠,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娘家’驿站不仅是服务妇女的阵地,更是凝聚家庭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纽带。”盐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县推广边务镇经验,计划年底前实现行政村“娘家”驿站全覆盖,推动驿站升级为家风建设“示范岗”、民情收集“信息站”、文明实践“小舞台”,让志愿服务的微光汇聚成乡风文明的暖流,为乡村振兴注入“她力量”。(文 徐文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