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数说河北40年

2018-12-07 09:55:11  来源:河北日报  责编:董健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f7e50c42d86b54354bcf4b63c6c9791

记者 方素菊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省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河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7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0.3亿元,而到了2013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15907.6亿元,年均增长15.4%,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2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消费需求超过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7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7%,高于投资需求14.4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40年来,我省市场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物质产品不断丰富,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升级。人们在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质的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民生相关的基本生活类商品较快增长,但占比明显降低。2017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472.6亿元和445.3亿元,分别是1978年食品、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的17.0倍和32.5倍,年均分别增长7.5%和9.3%;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的比重分别为11.8%和11.1%,分别比1978年食品、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降低34.4和11.6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4.6%,比1980年下降35.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7%,比1978年下降39.6个百分点。

  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住房、医疗、旅游、教育以及享受型的汽车、家电、家居建材、通信器材、电子产品等消费热点频现,成为拉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轿车零售从无到有,到2017年,轿车零售量103.4万辆,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4.8%。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通信器材升级换代步伐加快。2017年,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到66.7亿元,是1999年的62.3倍。

  服务性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热点日益旺盛。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1523.8亿元,是1993年的61.4倍,年均增长18.7%。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省旅游业实现发展规模和质量的双提升,对全省消费市场起到极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17年全省接待游客5.7亿人次,是1986年的73.4倍,年均增长14.9%;旅游业总收入由1986年的0.62亿元,增长到6090亿元,年均增长34.5%。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新型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40年来,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河北省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这给消费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

  近年来,河北省物流业快速发展,电子移动支付方式便捷化,网络购物消费迅速扩张,电子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服务、共享单车等新型消费不断涌现,极大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热情,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2017年,全省网上零售额1352.2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04.4亿元,增长29.8%,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9.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9%。

  物流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新兴商贸业态培育壮大,多种经营业态竞相发展。1992年商业领域开始对外开放,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逐步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各种新兴商业业态和国际著名商业集团开始进入河北。便利店、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无店铺销售等发展迅速,彻底改变了过去商业经营模式单一的状况。新兴业态和传统业态加速创新融合,新型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聚合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消费市场发展的新亮点。2017年,全省城市商业综合体达37家,商户总数达5831家,从业人员达4.9万人,商户实现销售总额(营业额)158.2亿元。

  连锁经营在消费品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自1992年全省第一家商业连锁企业开业以来,连锁经营由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到2017年底,全省连锁企业已有112家,拥有门店5897个,实现商品零售额1037.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连锁经营已涵盖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百货店等六类零售业态,成为现代流通业和商业领域发展的主流业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