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邮政局联合团中央共同发起的“绿色快递进高校”活动在全国六所高校同时启动。活动倡导:对非环保和有毒有害的快递包材说“不”,优先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可循环的网购商品和快递包装;坚持理性消费、提倡减量生活,自觉选择适度包装,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据《经济参考报》5月16日报道)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快递包装垃圾污染问题。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所使用的胶带总长度为169.85亿米,可以绕赤道425圈。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胶带主要材质仍是聚氯乙烯,需要经过近百年才能降解。数量巨大的快递包装废弃物不仅耗费大量原材料,而且造成环境污染。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已经刻不容缓。
推行快递绿色包装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快递绿色包装进行立法,制定出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放眼世界,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在1991年、1997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对包装废弃物“绿色化”实行严格的法制监管。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推行快递绿色包装,也需要建立一个畅通、高效的回收再生循环系统。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是目前推进绿色快递的一大难点。为此,亟须加快相关回收再生循环系统建设。比如,可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然后由回收系统将分类完的包装废弃物定时回收,相关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其进行再利用、再制造处理。这样,通过各个环节的合作,就可以形成一个回收再生循环系统,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又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可以让宝贵资源得到重复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王丽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