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打造质量强市“国家样本”

2018-06-12 09:28: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阅读提示

  在河北省多个城市提出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背景下,秦皇岛作为京津冀区域首个获此命名的城市,在质量建设方面将做出哪些全国性示范?又有哪些经验可供各地借鉴?

  “一盘棋”监管,全面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

  5月26日,秦皇岛第一关旅游公司质量监管部部长周红和往常一样,在山海关景区游客中心和各个服务点之间巡查。

  这是一种常态化巡查。意在时刻掌握景区服务质量,维护景区形象。

  如今的山海关景区与几年前大不一样。新的游客中心已经投入使用,井然有序的窗口和前台,都有工作人员在旁边引导服务,网络自助取票机、轮椅、针线和医药包等细节服务一应俱全。

  记者看到,游客投诉中心和“旅游警察”提示牌,很是显眼。

  “一切以游客体验为根本出发点。”周红说,对于山海关景区来说,旅游服务质量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

  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山海关在一定程度上是秦皇岛旅游的“门面”。

  “我们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区属国有景区实现市场化管理、公司化运营。”秦皇岛第一关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冯云说。

  据介绍,在运营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山海关将旅游服务监管作为重中之重。景区在全省率先推出“1+3+X”旅游服务监管模式,成立旅游警察大队,推进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进景区,建起了多部门联动的旅游服务监管平台。

  在山海关景区游客中心,记者看到,中心二层有旅游警察和工商旅游分局的专门办公区域。“不让一位游客在景区受委屈,这是我们的承诺。”周红说,服务监管的目的就是要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如今在山海关,景区发展不再是无序生长的状态,每一项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甚至每一个服务环节都有标准。

  在贯彻落实旅游业相关国家标准的同时,山海关景区实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体系双认证并落地运行,出台《服务质量监管奖惩办法》等管理制度97项,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游客中心服务规程》等标准化服务流程38项。

  建设标准化,管理则力求精细化、人性化。

  冯云说,目前山海关景区实行服务游客“首问责任制”,即游客找到景区的任何一位员工提出帮助需求,员工都要负责到底。

  再比如,景区卫生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垃圾、烟头落地不超过3分钟;实现旅游厕所网格化管理,定时、定点、定员、定责。

  在山海关景区,可以见到多处投诉服务处理中心。周红说,景区一站式投诉服务处理中心,以工商、旅警、法庭、景区人员进驻服务一线,现场处理游客诉求。最近几年来,游客投诉处置满意率达到100%,服务质量大为改观。

  山海关景区是秦皇岛以旅游市场监管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缩影。

  结合沿海旅游城市特色,秦皇岛建起“1+3+5”(“1”是指旅游委一个部门牵头,“3”是指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协作,“5”是指星级饭店、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导游、景区沙滩浴场五大领域标准规范作支撑)旅游综合管理执法模式,有效净化了旅游环境。

  “秦皇岛‘一盘棋’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新格局,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示范效应。”河北省质监局质量管理处处长刘俊宽表示,秦皇岛的经验在于,以标准推广为基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服务流程,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探索新机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牛头崖管区小米河头村,紧挨着戴河上游北岸。作为戴河的村级河长,高俊平每天要绕着河岸两侧走2.4公里巡查。

  高俊平说,10多年前,村里养殖场有40个,“粪便、垃圾都往河边堆,臭味熏天。”如今,通过对戴河及两岸环境治理,小米河头村所有养殖场、蔬菜大棚和堆积的垃圾已经全部清理。

  “村子基本已融进戴河生态园这个大公园了。”高俊平说,“这得益于秦皇岛这两年花大力气加强水域治理,采取截污染、畅河道、造水面、添景观等措施,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在秦皇岛市长张瑞书看来,秦皇岛这座城市因生态而兴、因生态而闻名,生态就是秦皇岛的特质,也是秦皇岛的立市之本。通过生态领域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提升,秦皇岛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变成为发展优势,绿色已经成为城市的底色。

  在实施“河长制”过程中,秦皇岛创新“四级河长制”管理体系,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实行属地管理、包河到人,同时深入推进河道警长制,试点开展湾长制,通过系列新举措,加强水域生态治理。

  高俊平只是1000多名河长中的一员。如今,秦皇岛共有34名市级河长、113名县级河长、1463名乡级村级河长,编组分包境内17条入海河流,形成了全流域管理体系。

  一方面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秦皇岛还在公共建筑和居民建筑领域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提高城市节能建筑和工业化建造比重。

  5月26日,记者参观了秦皇岛“在水一方”小区。从外观上看,这个小区与一般社区没什么两样,但秦皇岛五兴房地产公司总工程师孙建慧介绍,这是全国首家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住宅。

  所谓被动式,是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通过专业设备将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热量、光能回收,保持室内恒温宜人。

  “节能率达92%,比我国新建建筑节能标准高出27个百分点。”孙建慧说,“在水一方”C区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与传统供热相比,可节约标煤998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95吨/年,节约采暖费约195万元/年。

  据了解,秦皇岛在全省率先建立绿色建筑推广机制,并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目前,全市绿色建筑项目累计达到253项,总建筑面积1324.58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数量和面积保持全省领先。

  “大质量的理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环境质量是其中重要一环。”秦皇岛市副市长孙国胜介绍,2017年,秦皇岛空气质量PM2.5平均浓度下降4.3%,成功创建北戴河国家级海洋公园,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推广“质量诊所”,为产品质量护航

  一个生产火灾报警产品的企业竟然设有14个“诊所”。更让人诧异的是,“医生”竟然有400多人。这些“诊所”和“医生”给谁看病?

  5月26日上午,在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公司实验室,质量管理部经理兼一级质量诊所“所长”的赵玉川正与几位同事一起,给一个“病号”进行“会诊”。

  这个“病号”很特殊。不久前,洛阳一个项目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某型号控制器使用中按键板容易脱落,影响使用。

  “我们的‘诊所’专门为问题产品进行诊治。”赵玉川说,2010年,海湾正式建立起了“质量诊所”流程,成为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该公司共设置了6个三级“质量诊所”、7个二级“质量诊所”、1个一级“质量诊所”,实现了质量问题“诊治”的全覆盖。

  三级“质量诊所”是最基层的“诊所”,主要处理生产现场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二级“质量诊所”是车间级的“诊所”,主要处理车间层面的质量问题;一级“质量诊所”则是公司级的“诊所”,主要处理内部的疑难和复杂问题,以及工程或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

  “质量诊所”的应用,使质量问题快速有效得到解决,并在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好成绩。赵玉川说,公司产品一次合格率连年升高,同时不良质量成本连年下降,公司已形成了从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售后服务一条龙管控链条。

  如今,海湾公司的三级“质量诊所”模式,已经在秦皇岛市100多家企业推行。该市质监局局长纪振勇表示,“质量诊所”的经验做法,使企业90%以上的质量问题都能在“质量诊所”得到有效解决,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质量效益和管理水平明显增强。

  相关

  力争2020年形成全市大质量体系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的相关要求,目前全国成功创建的城市共29个,正在开展创建的有180个。

  要创建成为示范城市,除了要达到36条高要求的量化指标外,还要在质量建设上有值得全国推广的特色亮点。

  此次与秦皇岛一起获批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还有武汉和绍兴。其中,武汉的经验是,高站位提升大质量,把质量元素融入城市发展规划。而绍兴则是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突破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探索出了一条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了借鉴与样板。

  秦皇岛创建的特点是什么?

  秦皇岛市长张瑞书表示,秦皇岛虽然经济体量较小,但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持续改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

  他认为,秦皇岛优势在产业结构,潜力在发展质量,要想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实现超车,没有高质量的轮子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正是向更高质量目标前进的重要举措。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张瑞书认为,秦皇岛创建工作最重要的经验,是发挥好两个主体作用。一方面发挥企业基础实施作用,大力提升企业话语权和影响力,提高企业提升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通过强化标准支撑、坚持示范区引领、实施计量保障、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了质量工作的全链条、全过程提标。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张瑞书表示,下一步,秦皇岛将聚焦产业、环境、文化、城乡建设等领域,开展质量提升10个专项行动,促进秦皇岛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市大质量、大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记者 袁伟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