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来,辛集市邵村排渠相继飞来十几只野鸭。邵村排渠的水是经过处理的废水,不仅水质达标,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出现了多年不见的野鸭嬉戏场景。辛集市大力度治理水环境,先后投资10多亿元,实施地下管网、东部排渠、污水深度处理等工程,推动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发展。
推动制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制革业是辛集的支柱产业之一,制革废水的处理一直备受关注。面对严峻的环保压力,辛集市坚持源头治理,在制革工业园区建设了污水处理厂,108家制革企业的污水得到集中处理,同时各个企业全部完成节能设备更新,达到了除尘、除臭要求。制革工业园区实现了清洁生产三级标准到二级标准的提升,向着科技、环保、创新、循环方向迈进。
地下管廊建设让环境变美。该市的工业路排渠是一条明渠,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将制革废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的任务。过去,黑水恶臭、蚊蝇乱飞,沿渠居民叫苦不迭。6月21日,记者在工业路排渠锚营村附近的一处改造现场看到,在地下4米深处,3米宽、3米高的管廊正在施工。据悉,预计6月底前,总长20余公里的工业路排渠、二分干渠、辛深排渠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将全部完成。届时,城市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实施污水深度处理。通过地下管廊,经过预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辛集市污水处理厂。为解决降解难、提升处理能力等,2017年,市污水处理厂完成了3个池组的升级改造,采取生物MBBR工艺和添加活性炭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污水处理后一级A标准,处理后的水可直接作为景观用水和河道补充水。
“加强水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通过制革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地下管廊、治理黑臭水体和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链条治理水环境。2017年,出境水的断面COD、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0.2%、67.69%,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辛集市委书记邸义说,他们将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多水联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发展,加快打造水清岸绿、碧波荡漾的美丽家园。(记者 张文君 董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