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塞钢:共建“一带一路” 他们不辱使命

2018-09-03 08:51: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共建“一带一路”,他们不辱使命

  ——记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c89cdce578191cf698fa04_副本

  河钢塞钢厂区。 记者 贾恒 摄

  编者按

  按照中央和河北省部署,“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正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知识分子进一步砥砺家国情怀、坚持不懈奋斗,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本报今起开设《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专栏,集中展示河北优秀知识分子以实干托举梦想、用奋斗成就事业的精神风貌。

  9月3日河北日报推出长篇通讯,报道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一——百——十。”

  当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市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女士用不熟练的汉语,给河钢塞钢管理团队打分时,她和在场的记者、翻译都笑了。显然她知道,在汉语里,110分代表着完美。

  在只有10万余人的斯梅代雷沃市,提到中国、中国河钢,几乎无人不知。因为中国河钢的到来,一个有着5000多名职工的百年钢厂重生了,一座古城更有活力了。他们书写的“中塞一家亲”故事,在美丽的多瑙河畔流传,带来了更多温情大爱。

  “我们代表着河钢,代表着中国!” 共建“一带一路”,只有9人的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冲锋在前。致力于当地企业发展,热心社会公益,延续中塞友谊,他们正努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形象大使。

  这是一个肩负着重大使命的团队,让百年钢厂重现活力,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

  进入河钢塞钢厂区,道路一侧绿地上矗立的“HBIS Serbia”(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巨型厂标便映入眼帘。抬眼望去,中国国旗、塞尔维亚国旗与河钢集团的厂旗迎风招展,其中五星红旗分外耀眼夺目。每当看到这些,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和管理团队的家国情怀便油然而生,内心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回顾来塞尔维亚工作的历程,宋嗣海多次谈到了“使命”一词。给百年钢厂以生产的保障,给当地员工以生活的希望,作为河钢人,他们心里装着“做世界河钢”的梦想,更装着“国家形象”“国家角色”的责任和使命。

  宋嗣海清楚地记得,2016年6月19日上午,在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河钢塞钢视察。彼时,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约收购这家企业刚满2个月。之前经历过破产、出售、政府1美元回购、国外企业代管等种种坎坷后,作为河钢集团的新成员,这家企业开始摆脱经营困境、焕发生机。

  在这家百年钢铁企业,习近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相信,在双方密切合作下,斯梅代雷沃钢厂必将重现活力,为增加当地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塞尔维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牢记重托,不辱使命。

  如今,一个全新的河钢塞钢呈现在世人面前。

  河钢收购仅半年,就结束了斯梅代雷沃钢厂连续7年亏损的历史,河钢塞钢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2017年,河钢塞钢产钢147.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4亿美元,经营情况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产钢9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7亿美元,超过2015年全年的水平;酸洗板、冷轧板、镀锡板等高附加值板材产量较2016年上半年大幅增长110%以上。

  这是一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其中的压力、考验,早已成为磨练这支队伍宝贵的财富。

  宋嗣海参与了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的全过程。他对这家企业清产核资时的第一印象是:生产装备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多少年来都没有升级改造过;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产品结构不优、档次不高……与自己之前一直工作的河钢唐钢相比,这里就是一个烂摊子。

  这的确是一家命运多舛的企业。

  斯梅代雷沃钢厂1913年成立,2003年破产后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钢铁公司。2012年美国投资者撤资,塞尔维亚政府以1美元重新收回该钢厂所有权。此后,塞尔维亚政府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者。2013年4月,在政府的扶持下,钢厂恢复生产,但年产量只有40多万吨。

  收购这样的企业,河钢图啥?

  连美国钢铁公司都没管好的企业,河钢能管好吗?

  来自业界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尽管经营好这家企业困难重重,挑战极大,但宋嗣海和他的团队却没有丝毫迟疑,他们深知这个项目在集团战略布局中的分量。这是河钢集团领导班子根据行业发展大势、立足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反复研究后作出的决定,是河钢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这时的河钢,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正按照“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如果说,2014年河钢控股瑞士德高公司,使河钢快速拥有了遍布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和金融贸易平台、资源配置平台,那么,2016年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则让河钢在欧洲拥有了本土化的“全球制造平台”。这是河钢集团在海外直接并购的第一个长流程钢铁生产基地项目。斯梅代雷沃钢厂拥有每年220万吨的配套钢铁生产能力,主要产品包括热轧卷、酸洗卷、冷轧卷、电镀锡板,产品80%销往周边的欧盟国家。这家钢厂具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工艺装备和一定的市场基础。这个项目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也符合河钢集团拓展欧洲市场的发展战略需要。

  “寄托着两国元首期望的项目、有利于河钢集团长远发展的项目,如今交到了我们这个团队手中,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说这话时,一向笑容可掬的宋嗣海分外严肃。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带着责任,肩负着使命,河钢集团派出的由9名管理和技术骨干组成的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奔赴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搬到了只有三层的旧办公楼,融入到了全新的集体中。

  “他们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的任务!”在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心目中,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战斗小组”。他们把一个不靠政府补贴就得关门的老厂救活了,建设成了中塞合作的模范工厂。

  这是一个勇于担当的团队,用“三个本地化”赢得了职工的心,赢得了企业的未来

  “我们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而是要诚恳、严肃地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2016年6月19日,在河钢塞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赢得如雷掌声。

  如何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所有人都关注着河钢集团,关注着河钢塞钢的这支管理团队。

  收购之初,河钢承诺保障斯梅代雷沃钢厂5000多名职工的就业,做到“钢厂原有职工一个不能少”。对于塞尔维亚政府、钢厂职工及数万名家属来说,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承诺。他们都在观察这支来自中国的团队,能否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希望。在此之前,他们曾无数次希望斯梅代雷沃钢厂得到拯救,但一次一次的希望都变成了沉重的失望。

  斯梅代雷沃市人口10万余人,很多家庭几代人都在斯梅代雷沃钢厂工作,他们对这座工厂的情感早已融入了生命、浸入了灵魂。

  “斯梅代雷沃钢厂员工普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是一支成熟、专业、敬业的产业工人团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河钢塞钢需要他们。”走在整洁有序的厂区里,看着身着橘色、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走过,河钢塞钢总经理赵军感慨地说。

  刚来河钢塞钢时,一名冷轧轧钢工引起了赵军的注意。他工作时专注的表情、忘我的神态,仿佛那一刻,他的世界里只有他和手中正在加工的镀锡钢板基料。他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设备生产出了厚度达到0.14毫米的产品,像一张A4纸那样薄,而这个厚度,用目前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加工出的产品也不过如此。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先后从事这个工作,到他这已是第三代了。

  尽管设备老旧,但工人们操作管理得都很精细。像这名工人一样,更多的斯梅代雷沃钢厂职工是热爱他们的工作的,只是企业开工不足,两座高炉早就停了一座,经营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很多职工无活可干。他们经常担心会接到通知,明天不要来上班了。

  让5000多名职工有饭吃,首先要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2016年4月18日,双方签订协议后,按照约定,斯梅代雷沃钢厂重大生产经营情况需向河钢集团通报。为了在7月接手后达到较好的生产经营水平,河钢集团派出的这支管理团队根据当时的市场形势,同时也为了检验现场设备状况以及员工适应高节奏生产的能力,果断在5月和当时钢厂的管理人员协商,让停滞多年的第二座高炉恢复生产。

  2016年7月,河钢接手的第一个月,钢厂粗钢产量就从原来的每月六七万吨,提高到了12.9万吨。百年老钢厂开始重现生机。

  最开心的是当地员工。他们有活干了,收入有保障了,工作的积极性也高了。一早来到钢厂上班,看见运转正常的两座高炉,他们就有说不出的干劲。在他们的眼里,往日的暗淡已然褪去,现在满是对钢厂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钢厂原有职工一个不能少,是河钢集团的最初承诺,也是河钢塞钢落实集团‘三个本地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赵军说。

  收购之初,社会上曾有河钢到国外占有资源、攫取利润的质疑。回应社会关切,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提出河钢塞钢要坚持“三个本地化”的共赢发展理念,即效益本地化、用工本地化、文化本地化。他进一步解释,河钢塞钢的收益主要用于技术改造和规模提升,完全依照当地法律、法规及文化习俗实施管理和经营,用工方面除了从国内企业抽调9名管理和技术骨干组成必要的管理团队之外,其余全部为当地员工。

  “三个本地化”,确保了钢厂接手后平稳过渡、良好开局。河钢塞钢不仅实现了5000多名员工收入的稳定增长,还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为更多的居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目前,斯梅代雷沃市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直接或间接围绕河钢塞钢在工作。

  “这里的人一般是不加班的,下班到点就走,但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的工作效率会很高。”

  “他们特别注重休假,但休假时会把自己的活安排好,不会影响工作正常运转。”

  “他们注重保护小动物,你看厂区里时不时有鸽子飞啊,狗儿跑啊,他们也不会赶。”

  “他们信息化的办公流程比较完善,都习惯用电子邮件处理各种文件,一般不当面汇报,领导签字也都在网上签。”

  谈到文化的本地化,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河钢塞钢副总经理王连玺一口气说了很多当地人的习惯。刚来河钢塞钢工作时,为尽快熟悉这里的一切,他阅读了大量书籍,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语言特征、生活习惯,也包括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情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c89cdce578191cf6990f08_副本

  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左三)就合作项目与外商洽谈。 记者 贾恒 摄

  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习惯,遵照当地的上班时间进行工作,妥善保留原有体制和管理模式,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了当地。河钢塞钢工程部的小伙子特尔斐洛谈到对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的认识时说:“我喜欢跟中国人在一起工作,在你们脸上我看到了河钢塞钢的美好未来,毫无疑问我的生活、我的家庭在将来也会更加美好。”

  河钢塞钢首席技术官赵凯星,则对效益本地化有着最深的感悟,“到目前,我们用于设备升级改造的资金已达到1.58亿欧元。”

  “你看,这粗轧机的底座是大修过的,不但保持了生产的连续性,热轧产品的不合格率由原来的0.14%下降到0.03%。”走在河钢塞钢高大宽敞的热轧车间里,赵凯星不断向记者介绍。火红的钢坯经粗轧、精轧、卷曲,源源不断地进入成品库。

  两年多来,他们对钢厂炼铁、炼钢、轧钢几乎每一个环节的基础设施、设备都维修过,今年还将对精轧机等设备进行改造。未来五年河钢塞钢改进节能环保设施、提升产品质量的投资规划也正在制定中。

  而在赵军看来,“三个本地化”,并不是说集团对他们撒手不管,而是给予了强大的支持。河钢集团是河钢塞钢发展的强大后盾。

  对这个项目,河钢的确不遗余力。

  ——先后派出11批次、近200人的雄厚技术管理团队,深入河钢塞钢产线对各系统、各工序存在的问题进行起底式专业诊断;

  ——组织河钢塞钢与集团所属钢铁企业及欧洲先进企业进行全面对标,以“打造欧洲最具竞争力企业”为目标,完善技术改造方案,制定整体发展规划;

  ——组建银团为该公司提供低成本项目融资,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发挥河钢国际全球化采购铁矿石的规模优势、河钢德高在110多个国家开展商业活动的渠道优势,为河钢塞钢稳定原料供应、扩大产品出口提供了巨大平台。

  这是一个善于沟通协商的团队,千方百计用当地员工能够接受的方法,执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虽有产能220万吨,但产量严重不足;

  虽有产业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工艺装备,但缺乏升级改造,不少地方还需要大修;

  产品虽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产品档次不高、结构不优;

  ……

  “距离‘打造欧洲最具竞争力企业’这一目标,河钢塞钢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河钢塞钢首席运营官魏东明认为,要改变,就需要与塞方管理人员沟通协商。

  首席运营官,职位相当于企业主管生产运营的副总经理。河钢塞钢有5000多名职工,生产经营环节就占了4000多人。对生产工艺、技术的任何改进,只有得到塞方各部门管理人员、员工们的理解支持,才能顺畅地进行。

  从一个变废为宝的故事中,记者对这一说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钢厂高炉炼铁、转炉炼钢产生的大量废渣、除尘灰,都堆成了山,一问,才知道他们把这些都当成废弃物,正等着花钱处理。“废渣、除尘灰里面含铁,回收利用可以替代部分矿粉,这在中国的钢铁企业早就变废为宝了。”魏东明说。

  他在开生产协调会时提出了这一观点,但塞方管理人员却十分不解,认为这样做会影响产品质量,连连说“NO”,头摇得像拨浪鼓。

  怎么办?不能硬来。要通过试验,让塞方管理人员信服。

  他们按照河钢集团国内子分公司成熟的做法,先在纸上计算除尘灰中有用的成分是多少,加多少量才能不影响产品质量。然后再按照相应的比例制成成品,再接受检验。事实证明,适量添加这些“废弃物”,产品质量没降,吨钢成本却降了。这样一来,塞方管理人员心服口服,连连点头说“YES”。

  河钢塞钢财务总监唐娟,是9个人的管理团队中唯一的女性。她思维敏捷,说起话来干脆利索。别看她今年5月底才来到河钢塞钢,到现在只有三个月,却很快熟悉了财务部门的人员和流程,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我原来在河钢唐钢财务处搞基建管理,负责会计报表20年了。专业上,咱们国家的会计工作是和国际接轨的,专业上一来就能上手,不陌生。”

  果然,塞方的财务人员,很快见识到了这位女财务总监的雷厉风行:经过她的“谈判”,河钢塞钢在银行开信用证的费用,由3‰降到了1‰;签署基建合同前财务提前介入,完善了基建财务管理制度……更让塞方财务人员感到惊奇的是,这位来自中国的财务总监,还努力研究欧元对美元汇率波动的曲线图,在欧元强势时及时兑换美元,不但能减轻企业的损失,还能为企业挣钱。这一点,着实让他们刮目相看。

  原来,唐娟来到河钢塞钢后发现,企业产品大部分出口欧洲,收款多为欧元,而购买原材料的范围更广,付款多为美元。“欧元走弱、美元强势时,我们就吃亏。”

  唐娟开始仔细研究汇率,想方设法控制汇率波动风险。当欧元对美元汇率走高时,她及时出手,把部分欧元兑换成美元。这样运行了两个月,为企业挣了20万美元。更让她惊喜的是,原来是她自己关注汇率波动,现在塞方财务人员每天和她一起关注,盯着汇率曲线图看,如果欧元升值了,就赶紧通过微信问她买不买美元。

  “这么短的时间,您就做到和塞方工作人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了。”记者不禁赞叹。

  “主动走到他们中间交流,不用命令的口气,而是请教的姿态,他们和你就不再有距离感。”唐娟笑着说。

  管理团队中,还有个“双峰”组合,一个是张建峰,一个是高峰。两人都是市场开发部经理,都30岁出头,去年12月同时到岗。这两个管理职位,是河钢塞钢根据市场需求新增加的,目的是以市场开发,带动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客户服务水平提升,从而提高河钢塞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张建峰、高峰到来之前,河钢塞钢没有中方的营销负责人。企业能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产品大都卖给钢铁加工贸易商,缺乏终端客户,缺乏优质大客户。钢铁市场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市场更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原来的市场部对这些并不敏感。

  “双峰”有不同的分工,干劲都很足。张建峰负责优质客户的开发,积极访问大客户、参加展会,目前已接洽200余家客户,开发了20多个新客户,并与数个优质大客户达成初步合作协议。高峰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产品成本核算,供领导决策用。

  张建峰每开发一个新客户,都需要各环节按客户的要求快速反应,并保持积极高效的沟通。推动了生产、技术、质量、物流等部门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相关环节的客户服务意识。高峰把过去钢厂没有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起来了,调动了80%的塞方管理人员参与其中,也需要生产、财务等多个环节协调联动。起初塞方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对这些来自市场部的新事物持观望态度,但看到销售收入增加了,产品成本降了,奖金也跟着涨了,也都积极支持优质客户的开发、参与到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中。

  河钢塞钢第二大工会——ACNC负责人萨沙·科里奇,对中方管理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对现在的合作和交流非常满意。而且我们对钢厂到目前为止所实现的成就也非常满意。希望像高层管理者所承诺的那样,我们将来肯定会成为欧洲第一。”

  这是一个致力于共建共享的团队,他们关爱员工、资助学生、热心公益,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温暖人心

  得知来自中国河北的记者到钢厂采访,河钢塞钢员工沃伊斯拉夫和娅斯米娜夫妇热情地邀请记者到他们家做客。8月21日下午5时,记者走进他们绿草茵茵、鲜花盛开的小院,幸福的感觉扑面而来。

  这是个充满大自然味道和生活气息的院落,尽管面积不大,却安装了蹦蹦床、秋千,地上散落着玩具,孩子们在快乐地玩耍。他们家的房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老房子,房子内外都在装修,还要扩建。“我家女儿8岁,儿子5岁。两个孩子现在挤在一个房间里住,扩建后房间多了,儿子女儿可以各住一间,更舒服。”沃伊斯拉夫说,河钢集团接手钢厂后,夫妻俩工作稳定了,工资增加了,有条件改善全家的居住环境了。

  娅斯米娜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端来饮料,递上面包和饼干。沃伊斯拉夫身着带有河钢集团标志的T恤衫,全程微笑着接受记者的采访,开心地介绍家庭的变化。这对年轻的夫妇,不停地表达着他们对河钢集团的感谢,对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的感谢。与记者告别时,沃伊斯拉夫还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道出了他此刻的感受:“中——塞—— 一 ——家——亲。”

  这句话,引起了陪同我们采访的米兰的共鸣。他是河钢塞钢公关部副主任,负责企业宣传和网络编辑。“我亲身经历了两件事,使我从过去不了解中国,到现在喜欢中国,喜欢来自中国的企业管理团队。”

  他说,自己最开心的,是王总(王连玺)采纳了他的建议,在企业内部办起了塞文杂志。上面既刊登职工自己的故事,也发中方管理团队领导讲话,还介绍企业技改项目,也有反映中国文化的文章,内容十分丰富,职工们都爱看。这本塞文杂志,已成为塞方干部职工和中方领导团队沟通的桥梁。“中国管理团队特别善于倾听。”他满意地说。

  而最让他难忘的事,是2017年5月曾去中国,到河北经贸大学学习培训过一个月,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之余,他参观了河钢集团总部,见识到了集团强大的实力,感觉十分自豪。他还登上了中国的长城,至今还保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纪念章。他对中国有着深深的情感,感觉自己已真正融入到了河钢集团的大家庭。

  事实上,米兰只是去年接受培训的河钢塞钢近1500名职工中的一员。

  2016年底,针对河钢塞钢未来发展需求,商务部国际官员研修学院批复了省商务厅提出的质量管理班、人力资源管理班、新品种开发班、铁钢轧全工艺流程班等共计8个培训项目的申请。2017年,成功举办5期来华境内培训和3期境外培训,直接受益员工近1500人,为塞尔维亚钢铁产业和河钢塞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今年9月,商务部还将启动新一期的培训,将有更多的河钢塞钢职工有机会了解中国,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河钢也在当地自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两年多来,河钢塞钢投入100多万美元,用于道路修建、村庄供水、捐资助学等,在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和中国河北、中国河钢的良好形象。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百姓爱上了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采访中,一个身着大红连衣裙、名叫米莉察的女孩闯进记者的视线,她还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叫“蜜蜜”。她是河钢塞钢普通员工维斯娜的女儿,今年17岁,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去年她获得了一次去中国学习的机会,并申请得到了河钢塞钢的资助。“我喜欢中国,喜欢汉语,长大了,我要当一名汉语翻译。”米莉察笑容灿烂。

  一座钢厂,幸福了一座城市。河钢的到来,将中塞传统友谊推向历史新高度,中塞友谊之花在美丽的多瑙河畔绚丽盛开。

  “中国河钢集团接手后,斯梅代雷沃钢厂经营稳定了,职工们每月1日、15日都能正常收到工资,他们可以开心地到菜市场买菜,到商场买衣服,到电影院看电影。河钢塞钢的管理团队,是我个人的朋友,也是我们整个城市的朋友,我们都欢迎他们的到来。”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女士多次表达欢迎中国人来旅游、投资。“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公司来塞尔维亚、来斯梅代雷沃市,开展更多更深的合作。”

  这是一个甘于奉献的团队,他们克服了自己小家的种种困难,只为建设好“远方的家”

  29岁的范世宇,在河钢塞钢人力资源和办公室工作,是管理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尽管他一再说“我没做什么特别的事,都是日常工作”,但在同事眼中,这小伙子,在河钢接手斯梅代雷沃钢厂后不久就来了,组织安排员工的培训,参与管理团队与工会的谈判,样样做得出色。

  更让同事们感动的是,范世宇2016年8月8日和女朋友登记领的结婚证,本来计划去度蜜月,却接到了来河钢塞钢工作的通知。新婚妻子默默地帮他收拾东西,把度蜜月的行李,变成了他出远差、出长差的行囊。按照河钢集团的规定,海外公司工作人员每3个月回国休一次假,每次只休8天。在家陪陪父母,8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范世宇始终没有机会和妻子一起出去玩。

  “我欠妻子一次蜜月旅行。”

  打开手机里保存的结婚照,看着新娘子幸福的笑脸,他语气中饱含歉意。

  而最令范世宇遗憾的是,自己是爷爷奶奶从小带大的,在爷爷离世时却没能陪在身边。但爷爷是不会怪他的,因为工作在海外的他,一直是爷爷的骄傲。

  白天工作的时候忙忙碌碌,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想家、想亲人的时候。王连玺一有空,就和97岁的老母亲视频连线。老母亲性格开朗,身体硬朗,总告诉他不要惦记自己,“你兄弟姐妹五个呢,有别的孩子照顾我”,但老人的眼神中,分明透出了不舍和牵挂。

  在这个团队中,有几个人的孩子还小。每次休假回家,刚和孩子玩熟了就走了,下次再回去,孩子就又和他们生分了……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克服自己小家的种种困难,只为建设好河钢塞钢这个“远方的家”。

  陌生的国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文化、陌生的制度。王连玺一连用了四个陌生,来形容相距7400多公里的“远方的家”。

  初来乍到,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过语言关。按照河钢集团的规定,往海外公司派人,都不配专职翻译,语言难题都要自己克服。当然,集团派人时会有个硬杠杠,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有英语基础。

  “说白了,集团就是逼着我们多练习,把多年不用的外语重新拾起来。”这样的倒逼很奏效,这9个人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用来学习外语了。学英语,也学塞语,他们和职工的交流已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饮食问题也需要克服。塞尔维亚人吃的是西餐,且喜欢肉食。9个人都着实不习惯。不少人吃得上了火,嘴里长溃疡。有的人体重降了30多斤,人瘦了一大圈。每次回家,家人都心疼地提醒他,“可不能再瘦了。”

  为能吃上家常便饭,他们在租住的房屋旁边,整理出一个菜园,种上了黄瓜、豆角、瓠子……有十多个蔬菜品种。每天下班后,他们相互搭伙,炒菜做饭,终于吃上了熟悉的家的味道。

  这9个人,包括“一把手”宋嗣海在内,谁都没有让企业配专车,他们是拼车一起上下班。一是以身作则,中方管理团队不搞特殊化,二是为以后企业的公车改革作铺垫。

  相比较亏欠家人、生活不习惯这些话题,他们更愿意向记者聊他们的工作。工作中的每一个亮点、每一次突破,都让他们有深深的获得感。

  工作在“远方的家”,背后有祖国大家庭的支撑,管理团队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他们都自豪地说,“一带一路”建设走过5周年,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就是新时代的幸运儿!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他们还将继续冲在最前沿!(记者 吴艳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