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中山国璀璨亮相震撼世界

2018-10-09 08:57: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建雄

  神秘古中山国璀璨亮相震撼世界

  由少数民族建国 曾为战国强国之一 工匠为战国最高水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来了1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来了2

嘉宾参观中山国王陵陈列馆。

  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今天石家庄一带的这片土地,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曾既不属于燕,也不属于赵,而是属于一个名为中山的神秘国度。为了与汉代的中山国相区别,考古学家称之为“古中山国”。它曾一度被魏国所灭,也曾灭而不亡,在太行山东麓快速成长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强国之一。在盛极一时后,倏忽之间,王厦倾覆,就此沉寂。直到20世纪70年代,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野外发掘,将古中山国从沉睡中唤醒。如今随着人们对古中山国研究深入,随着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获批立项……古中山国的身影越来越璀璨夺目。

  回望:千乘中山盛极忽衰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民族白狄族鲜虞部落。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部落联盟。春秋中期前,白狄主要活动于今陕西省北部、山西省西北部地区,之后陆续向东迁移,春秋中期偏晚,越过太行进入华北平原。公元前506年以前,白狄的分支鲜虞氏在今河北省中部一带建立中山国。“中山”之名第一次出现是在《左传》中。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族人在“顾”(今河北定州)建立了中山国的新都。从出土的王方壶铭文记载中可知,武公之前还有文公一代,但目前所存的史籍上没有任何记载。

  中山武公效仿华夏诸国,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而后不久,魏文侯派著名将领乐羊、吴起领兵攻打中山,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在公元前407年攻占了中山国。此后近20年时间,中山国成为魏国的一块封地。

  中山国被魏军攻破时,中山桓公尚且年幼。经过20年的积累谋划,公元前380年中山桓公复兴中山国,并在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建立了新的都城——灵寿城。

  复兴的中山国地处燕、赵两大强国之间。经过桓公的励精图治,中山国取得了立身的基础。约公元前339年中山成公继位,在这期间中山国的政治、文化等不断与中原融合、同化,国力进一步增强。考古工作者在中山成公墓中发现了九鼎,可见当时中山国实力强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也敢于使用与周天子比肩的九鼎了。

  公元前327年前后,中山王继位。在他在位期间,中山先是参与了“五国相王”,再是伐燕取得大胜,“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

  公元前313年王去世,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296年,赵国攻破中山国都城。赵国扶植尚为中山国君,第二年,赵国又将王尚迁徙至陕西肤施,一代强国战国中山国至此宣告最后灭亡。

  后人分析中山亡国的原因,有两种意见比较突出,但也争议不小。一是仁义亡国说,认为中山国是崇儒尚贤的国家,尤其可能还受到了墨家“非攻”学说的影响,而放松了武备。第二种观点是民风亡国说,认为中山国民风堕落,显示出亡国败相。

  考古:独特墓室结构保住“整库”文物

  曾有人统计,中国的重要典籍里,约有13000多字是记述中山国的文字,但这些记述非常凌乱、模糊。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一座王墓的轰然洞开,几万件璀璨文物的灼灼临世,为中山国研究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1974年至1993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三汲乡一带进行了艰辛的野外发掘,中山王族墓和中山古城遗址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揭示出战国中山的历史、经济、军事、文化面貌,是20世纪中国的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纵观同一时期中原众多古城,能够与中山古城出土文物数量和品位相媲美的,屈指可数。

  其中1977年,一座被称做“一号墓”(王墓)如金字塔般的大土丘,轰然洞开。出土器物19000余件,多件被列为国宝。“九鼎”“双翼神兽”“十五连盏灯”“山字形礼器”……还有2000多个秀美的中山篆书铭文字,诉说了迷失的中山历史。有专家说,中山古城的出土文物为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在全国响当当,连世界也为之惊艳。也有人好奇,经历2000多年的这座王墓,如何躲过盗贼劫掠?原因在于它独特的中字形结构:中间为墓室,南北为狭长的墓道。修墓者设置了三个与主墓室不相连的库房。不知道的人,谁会发现主墓室旁边还有库房呢?

  震撼:中山国工匠代表了战国最高水平

  中山国青铜器的铭文,其线条和构图具有“有意味的形式”,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萌芽;中山铜豆上宴乐、狩猎、采桑的刻画,是后世壁画的前奏;中山的炼铁、青铜器制作、酿酒工艺、玻璃器皿和陶器制作等都独步时代……

  通过史籍与考古发掘,人们发现,鲜虞部进入太行以东后,在周边中原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影响下,开始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中山国的手工业尤为发达,从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来看,中山国当时的工匠水平代表了战国时期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较中原各国手工艺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古中山国“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正是对古中山国手工匠人高超工艺技巧和绚丽多姿工艺品的赞叹。发达的手工业伴随着繁荣的商业活动,与其他各国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山国的文化艺术融合了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刚柔并济,形成了中山艺术的独有特色。

  近日央视播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就重点介绍了河北博物院收藏的错金银铜版兆域图和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它们都出自中山王墓。其中错金银铜版兆域图长96厘米宽48厘米,作为中山王陵区的建筑规划图,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比例的铜版建筑图,也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建筑平面规划图,为研究我国古代陵园建筑和建筑图学提供了珍贵而准确的资料;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通高36.2厘米、长47.5厘米。案座的底座为圆环形,由4只(两雌两雄)跪卧的梅花鹿承托。在底座的弧面上,站立4条独首双尾的神龙。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引颈长鸣之凤。四龙的上吻各托住一个一斗二升式斗拱,斗拱承托方形梁框。有专家称它还具有建筑学领域的开创意义。“四条龙的龙头分别托起一件一斗二升式的斗拱,斗拱托起案框,斗拱的样式按照木构建筑的挑檐结构制成,这将原本史籍中记载的斗拱技术出现于汉代的时间提前了百余年。”

  价值:找到“灵魂安放的地方”

  “中山是个艺术的民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壮的歌声,它那婉约清丽的琴声,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们无缘倾听和欣赏了,只有属于两千年前那些精美绝伦的遗物还留在我们的视线中,不时提醒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一个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国家,如今……一切的繁华都如那春日的小雨,随时光的流逝隐遁于地下,我们努力地去想象那曾经的亭台楼阁,那曾经的金戈铁马,那曾经的丝弦笙歌……”这是文学家郭沫若关于中山国的一段文字。1978年初夏他卧病在床,听说了平山发现战国中山国王陵,并出土了大量铭文,特意嘱咐身边人给他拿铭文拓片来看。1981年,战国中山国文物在日本展出,著名美术家、作家东山魁夷感叹:“中山国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今天日本的水平!”

  多年来,神奇瑰丽又充满谜团的古中山国吸引了一代代学者前赴后继投入到中山文化研究中。近30年来,研究中山国的文章已达300多篇,仅平山县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的会员就有100多名。2013年10月26日,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山文化挖掘整理的新时代。对此,石家庄相关专家指出,“只有深刻地了解家乡的优秀文化,全面盘点中山国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脉,生于燕赵之间的我们才能找到灵魂安放的地方。同时,把中山文化打造成河北省一张地域文化名片,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老区致富的需要。”

  想了解“古中山国”有两条捷径:一是去河北博物院南区二层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厅,展出文物1400件(套),第一展厅“古国风貌”分为国史、国都、经济、文化、征战、王陵6个单元,展示中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第二展厅“王室宝藏”分为青铜器、陶器、玉石器3个单元,展出战国中山国带有鲜明游牧民族风格的礼器、武器、日用器具、装饰品、明器等众多文物精品。还有条捷径就是去位于平山的中山古城遗址,这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现存有宫殿区、居民区、陶器场、冶炼场、古城墙、中山王墓等,还有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具体路线为:西柏坡高速-东焦出口-平山连接线-柏坡西路-钢城路-三汲路口066县道-铁路桥向北2000米即到。(文/记者 黄蓥 图/记者 郄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