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峰峰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矿山”变“青山”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09-03 10:04:18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曾经的峰峰矿区因山闻名、因矿而兴,采矿业十分繁荣。但由于对资源超强度、大规模开采,导致山体千疮百孔,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峰峰矿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实行“响堂山禁采”,关停取缔矿山开采企业;大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真正实现“矿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

邯郸峰峰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矿山”变“青山”_fororder_10

绿化后的南响堂山

邯郸峰峰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矿山”变“青山”_fororder_11

治理前的清泉公园

邯郸峰峰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矿山”变“青山”_fororder_12

治理后的清泉公园

邯郸峰峰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矿山”变“青山”_fororder_13

治理前后对比图

  强化顶层设计,在思路上“落子定盘”

  峰峰矿区提出“矿山变景山,矿区变景区”的治理目标,先后成立了由区政府主管区长为组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分局、各乡镇为成员的矿山综合治理专题领导小组。专题小组研究矿山治理工作,按照“科学谋划、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确立了“治山先治矿、治矿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治源先治人”的总体思路,出台了《峰峰矿区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峰峰矿区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方案,联合河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对治理项目进行勘查、摸排,大力推进“四拆四修”“全域拆违、全域修复”等露天矿山的修复治理工程。

  切实明确责任,在落实上“夯基垒台”

  峰峰矿区各级领导干部看山体、摸实情,谋方案、定措施,用脚步丈量矿山,现场开展工作,做到了踏查无遗留、责任具体化、治理全覆盖。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严格督促矿山开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金隅太行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对开采矿山全面实施矿山边界绿化、采场道路硬化、运输道路抑尘等治理措施。由自然资源、财政、行政执法、环境保护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对所有矿山建立修复治理台账,列出任务、措施、标准、责任、时限“五个清单”,推行网格化管理,编制矿山治理分布图和责任分工表,设置了巡查台账,实现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尽其责。

  坚持综合施策,在方法上“多措并举”

  峰峰矿区采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的办法,通过分级削台、砌沟筑坎,客土回填、引水上山,削坡平整、造林绿化等措施,让沟壑变平川、矿山披“绿装”。大力推广“苗圃式”绿化、“景观式”造林,南响堂等一大批修复完成后的山体森林公园建成开放、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成了峰峰人休闲出游的“后花园”。着眼于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推广“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就地取材、包装产品,大力发展中药材、花卉、食用菌、果蔬等高效经济作物,培育首冠、山友、“响堂·富硒”等农业品牌,农民既参加劳动取得报酬,又集资入股获得分红,实现了“政府要绿、企业得利、村民受益”。

  坚持全面统筹,在成效上“一体推进”

  矿区借力国家独立工矿区政策,运用防水防渗、覆土绿化、生态修复等技术措施,对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尤其是利用地质沉降的起伏地形,创新推行的“一镇一湿地、一乡一公园”模式,因地制宜建设了12个公园。通过取缔、关停、禁采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倒逼矿山开采企业转变发展思路,主动换道换车,从“有水快流”的资源型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质量、含绿量。按照“矿山治理+旅游”思路,大力推进南响堂山等一批矿山恢复治理工程。通过推坡造景、沿山修路、植被覆盖,完成修复的南响堂森林公园等一批山体公园建成开放,极大改善峰峰矿区主城区一带的生态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供稿 图/文 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宣传部)

编辑:王阔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