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中国农业大学粮食及畜牧生产专题培训班开班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2-13 12:59:06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2月11日,河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中国农业大学粮食及畜牧生产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韩津琳、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双印、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出席开班仪式,并向培训学员颁发了录取通知书,向培训班授予班旗。农业农村部、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导及200名“头雁”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自2022年起,河北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5000人左右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省25万新型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营造“头雁先飞、群雁齐追,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效应。2022-2023年度,河北省遴选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3家优质高等院校作为“头雁”培育机构,对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负责人、农业园区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7类主体700人进行培育,着力打造引领力、支撑力、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振兴骨干力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本次开班的粮食和畜牧生产专题培训班200名“头雁”学员是从全省140个农业县中,通过县级初选、市级推荐、省厅确认、农业农村部备案的优秀农民代表,是乡村产业基础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带动力强的种养大户。

  河北省“头雁”学员培育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模式,综合运用集中授课和分散实训、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现场体验与交流互访、案例分析与创业孵化等培育方法,对“头雁”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集中培训后,河北省在培育机构配备创业导师的基础上,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市县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统筹各方力量,对“头雁”进行“一对一”结对“双指导教师”跟踪服务。中国农业大学根据河北省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探索构建“头雁”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平台,着力帮助解决学员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引导“头雁”联农带农、兴农富农 ,打造中农“头雁”品牌。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深入推进“头雁”项目的实施,充分吸纳“头雁”参与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支持“头雁”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行业协会等,整合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共同创建品牌,在更大范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头雁”为小农户提供生产托管、技术指导、防灾减灾、融资增信等服务,提升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和抵抗风险水平,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时,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还将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协调,在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为 “头雁”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编辑:李雨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