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徐水区融媒体中心
航拍镜头下的西黑山枢纽 摄影 白天龙
江水通过进水闸进入暗渠箱涵输入天津 摄影 李月英
工作人员调试检测融冰设备 摄影 白天龙
工作人员调试检测气动扰冰设备 摄影 李月英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西黑山水质自动监测站 摄影 李月英
工作人员查看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信息 摄影 白天龙
今年的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的西黑山枢纽,“千里江水至此分流”的场景在此呈现。
西黑山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京、津分水的“咽喉”要塞,在这里,千里江水通过两道闸门一分为二,一路通过节制闸沿明渠继续北上进京,一路则通过进水闸“钻”入长155公里的地下箱涵“奔向”天津,西黑山进口闸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的起点,也是天津干线上唯一可调节输水量的闸门。
西黑山枢纽输水建筑物除节制闸和进口闸外,还包括排冰闸、水质自动监测站、分水口、左(右)岸排水建筑物、渠渠交叉建筑物、跨渠桥梁、交通涵洞等设施。西黑山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南水北调干渠自南向北第8个站点,通过全套标准的仪器设备实时监测西黑山断面12项水质信息,能够同时掌握北京、天津、雄安新区水质信息动态,保障水质安全,研判水质变化趋势,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预警。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节点,西黑山枢纽承担着向京津分配水资源的重要任务,并通过不断完善的设施和技术手段,确保输水安全、稳定、高效。随着冬季冰冻期的临近,西黑山枢纽共设置7道拦冰索以有效拦截浮冰,并及时检修调试融冰及气动扰冰设备,确保冬季安全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10年来,通过西黑山枢纽向北京、天津累计供水均超过百亿立方米。悠悠南水,千里北上,带来的不仅是好水,更滋润着北方大地,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不断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文 张瞬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