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孟店镇王金村,有一位令人敬仰的九旬老人——卢风云,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巧手奶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她的双手依旧灵活,心中更是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的关怀。几十年来,她缝制的鞋子不下千双,用一双巧手温暖着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的心。
每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老人简朴又整洁的房间里,她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只见她坐在炕的一角,身旁堆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料、鞋底和针线。老人做鞋的手艺,是年轻时就练就的,这一做,便是几十年。年轻的时候,心灵手巧的卢风云就给亲戚朋友、街坊四邻新出生的孩子们做虎头鞋、猫头鞋,谁家生了孩子,卢风云总会第一时间送上一双亲手做的小虎头鞋或者猫头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别提有多喜欢、多开心。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眼睛虽说没有花,但多少不如年轻的时候好使,然而她却放不下这门手艺,更放不下对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的那份情谊。
从八十岁那年开始,老人不再做虎头鞋、猫头鞋,开始做拖鞋,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她会精心挑选柔软、舒适且透气的布料,只为让大家穿上最舒服的鞋子。裁剪布料,她眼神专注,双手稳健,剪刀在布料上轻快地游走,伴随着轻微而规律的“咔嚓”声,一块块形状规整的布料在她手下诞生。她眼神紧紧锁定剪刀口,每一次裁剪都全神贯注,容不得丝毫偏差。缝制过程中,她穿针引线,细密的针脚如同她对大家的关怀,密密麻麻,饱含深情。
做好的拖鞋,老人从不售卖,而是满心欢喜地送给亲朋好友、邻里乡亲。无论是新落户的村民,还是多年的老街坊,只要踏入她家小院或者出门遇到,总会时不时收到这份饱含深情的特别礼物——一双充满心意的手工拖鞋。收到拖鞋的人,无一不被老人的心意所感动。邻居郭桂云说:“每次看到奶奶送过来的拖鞋,心里就特别温暖。这可不是普通的拖鞋,是老一辈对我们晚辈们满满的爱啊!”老人的孙子许辉,从小就穿奶奶做的虎头鞋长大,后来穿奶奶做的棉鞋、拖鞋。他感慨地说:“奶奶的拖鞋陪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这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也是我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家的味道。”
起初,家人们对老人的做法并不理解。子女们心疼老人年事已高,长时间劳作会累坏身体,她总是语重心长地对家人说:“我年纪大了,能为大伙做的事儿不多,这些拖鞋虽不值啥钱,可要是能给大家带来点儿温暖,我这心里头就踏实、就高兴。”老人日复一日的坚持,如涓涓细流,渐渐浸润了家人的心。看到老人做拖鞋的材料快用完时,老人的儿媳、闺女们就主动帮老人挑选、购买材料。随着网购越来越流行,老人的儿媳妇、闺女还帮着老人在网上挑选一些更漂亮、更舒适的布料、鞋底。孙子孙女们也会在课余时光,围在老人身旁,帮着递个剪刀、穿个针线,一同感受这份独特的亲情与温暖。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下,家人们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奉献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送拖鞋,老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尽管年事已高,但她总是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她常和周围的人分享自己年轻时的趣事,鼓励年轻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她的影响下,邻里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大家互帮互助,整个村庄充满了浓浓的温情。(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