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美环境 固根基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石家庄实践
石家庄新乐市南双晶村在11户废弃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座精品街头游园。(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董昌摄
8月12日,河北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会议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现场会在石家庄市举行,全省各地代表在观摩和倾听中真切感受到——
这儿有产业振兴的示范引领。石家庄正定县塔元庄村联合同福集团,倾力打造多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标准乡村振兴综合体和现代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带动滹沱河沿岸现代农业发展。
这里有房前屋后的诗意栖居。石家庄新乐市南双晶村的美丽庭院里,鲜花盛放,厕所干净整洁,幸福洋溢在群众脸上。
这里有接续奋斗的有效衔接。脱贫摘帽后的石家庄平山县北庄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制定片区发展规划,构建产业体系,蹄疾步稳加快强村富民步伐。
石家庄市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坚定不移探索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
8月12日,石家庄正定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从四季采摘园到智慧农场,再到中央厨房自动化生产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在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尹计平看来,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最大的原因就是农业产业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调整慢。“通过与同福集团合作,塔元庄打破了过去产业发展不均衡局面,将种植、加工、销售、休闲等多产业优化整合,实现了各环节的多重增值。”尹计平说。
石家庄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短短一年的迅速发展壮大,展现了石家庄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成效。
近年来,围绕“结构调优、品种调好、产业调强、效益调高”,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精准发力,打出了一套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的组合拳。
优化区域布局。谋划“一环两带”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思路。“一环”,即环河北省会都市农业圈,重点推动正定、鹿泉、藁城、栾城结构调整,提升景观设计、线路打造和品牌推介水平;“两带”,即滹沱河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重点打造豆蔻年华、稻谷飘香等12个主题农业片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升级发展。
优化特色产业结构。集中力量打造了优质小麦、精品蔬菜、优质梨等8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道地中药材、优势食用菌等5个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了2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1个高端精品建设。
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推广“石麦18”“藁优”系列新品种,倾力打造强筋小麦产业发展高地;巩固提升晋州鸭梨和赵县雪花梨两大区域品牌,打造全省最大的梨果产业优势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激活了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市签约了总投资105.3亿元的12个农业招商项目,其中11个已开工建设;重点打造了9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集群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4个,上半年产值达到135亿元,其中超亿元主食加工企业达到了9家。
美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有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拆了残垣断壁,清走了垃圾,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村里的环境更美了!”
“11户废弃的宅基地上,建起了街头游园,咱要给党员干部办实事点赞!”
石家庄新乐市南双晶村的街头游园里,村民张香珍和沈须玲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带来的新变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今年6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把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重要内容,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导调度,全市上下闻令即动,打响了一场人居环境整治“百日大会战”。
石家庄各级党政一把手直面问题,以针对性的实招硬招推动工作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带头,村民积极参与,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石家庄市农村改造提升厕所13.97万座,清运垃圾191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53605处;建设小菜园、小游园、小广场1.88万个;创建美丽庭院7.6万户,完成村名标志设立1092个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乡村振兴凝聚了民心,更夯实了美丽乡村的基础。
借此契机,石家庄市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谋划在省会周边打造1条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环,在国省交通干线及滹沱河沿线打造“两横两纵”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60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构建石家庄美丽乡村建设新方阵。
固根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衔接过渡期政策,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走在石家庄平山县北庄村的街上,该村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讲述着该村战胜贫困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故事,并不断重复着一句话——“这都是党建引领给村庄带来的新变化”。
“在党的领导下,北庄村实现了脱贫摘帽,我们将继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封红卷信心十足。
推动乡村振兴,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是关键。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建强组织,选好班子,如期完成全市4050个村、727个社区“两委”换届任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100%,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四类人员”占比达到94.9%。
为培养锻造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在向脱贫村派驻182支工作队的基础上,石家庄市今年还向其他涉农县90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在不断筑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石家庄市不断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把4个脱贫县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不断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今年以来,石家庄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达75621人,超额完成河北省定目标任务;小额信贷稳中有增,新增小额信贷883户4281万元;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上半年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73724万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脱贫地区落地见效。 (河北日报记者 董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