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崇礼彩椒鼓起农民“钱袋子”
资料图
“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现在看到一排排黄的、绿的、红的,如灯笼状的是崇礼彩椒,味道甘甜清脆……”时下,正值彩椒成熟旺季,张家口市崇礼区红旗营乡王帽营村凯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运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推动彩椒销售。
直播镜头内,成熟的彩椒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处处透露着丰收的喜悦。2022年以来,崇礼区狠抓彩椒提质增效,大力推广彩椒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彩椒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预计总产可达8万吨,带动全区3854人人均增收3500元。目前,崇礼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河北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乘势而上,彩椒成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
追溯崇礼彩椒的发展史,最早是在90年代。
“90年代前,村里大多以种植莜麦、蚕豆、马铃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量低、效益少,没别的增收渠道,大家伙的日子过得穷啊。”回忆起曾经的生活,崇礼区石嘴子乡石嘴子村村民尤文录记忆犹新。
90年代开始,崇礼区对种植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压缩传统农作物面积,积极发展错季蔬菜,大胆引进彩椒种植,帮助村民增收。
崇礼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独特的小气候加上当地沙壤土质,有利于彩椒营养成分积累,为彩椒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崇礼区与张家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编写了《彩椒棚室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彩椒棚室越夏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地方标准,指导村民种植彩椒。
几年间,崇礼区不断加强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产品为中心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引进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河北农科院技术精英团队,打造特色彩椒省级农业创新驿站,通过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创新机制,围绕设施彩椒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强化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支撑。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崇礼彩椒从刚起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6万亩,农民收入也从原来的几百元增加到现在的几万元,崇礼彩椒已经发展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创新突破,崇礼彩椒建成特色产业集群
“2022年彩椒又丰收,预计产量可达75吨,目前已卖了45吨,收入22.5万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加了7.5万元。”提起2022年的收成,尤文录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尤文录只是崇礼区彩椒种植户的缩影之一。推动彩椒种植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崇礼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崇河”“万家乐”等龙头企业,全区有彩椒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多家,农民经纪人300多人,他们活跃在彩椒生产、供应、销售过程中,成为彩椒优势产区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
“每到销售旺季,区领导都会带队,乡镇、部门领导一块儿组成考察组,到全国主要销售市场进行考察、回访,调查市场价格和销售情况,了解销售客商在当地存在的困难,制定政策、措施,帮助客商解决问题,保证销售渠道畅通。”崇礼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贾志军告诉记者,崇礼区委、区政府多次主动联系客商,召开蔬菜销售恳谈会,邀请全国各地客商参观基地、参加座谈,提出建议。
多方带动下,崇礼区不仅建成特色彩椒产业集群,崇礼彩椒品牌也越叫越响。2006年,崇礼区红旗营乡下双台村万家乐蔬菜有限公司在北京新发地特菜市场设立档口,销售至今,成功实现了从“地头—市场”的直供,成为崇礼彩椒品牌的宣传者和推动者。
事争一流,迈步现代高端精品蔬菜产业
累计销售彩椒5.5万吨,销售额3.28亿元……2022年,崇礼彩椒销售价格实现了新高。数字走高的背后,崇礼区正在大力推进特色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向现代高端精品蔬菜产业迈步。
崇礼区投资开展了设施棚室改造提升工程,提高设施生产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广标准化设施大棚,加快设施装备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配套,加快现代高端精品蔬菜产业发展步伐。
“在红旗营乡,张家口亿方达农业有限公司新建了一座7456平方米现代化育苗温室,引进蔬菜净菜加工生产线一条,实现了蔬菜产前种苗生产、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包装等商品化处理,从附加值上向现代高端精品蔬菜看齐,崇礼精品彩椒在首都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贾志军说。
如今,崇礼拥有“奥椒”“崇河”“崇丰”“丰天”等蔬菜品牌10多个,涉及彩椒、番茄、大白菜等优质特色蔬菜产品。2022年1月14日,“崇礼彩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获批,另外“崇礼彩椒”还获批3件外观设计专利,登记4家logo设计版权作品。“崇礼彩椒”的“地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扶贫形式”在2020品牌农业年度影响力活动中,被推选为“品牌助力产业扶贫典范”。(张家口日报 记者马国萍 通讯员刘星智 李菲)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