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举行。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和徐水区实施校地共建、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科教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揭牌仪式现场 摄影 白天龙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现场 摄影 白天龙
活动中,徐水区委副书记王浩欣介绍了当前该区农业发展情况、农业产业资源以及该区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系列措施。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常务副书记刘姝言表示,该教授工作站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和人才资源等优势,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与徐水区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人才共育等多领域的紧密合作,探索“支部共建”,共同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农业大学与徐水区政府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教授工作站协议,与世纪德力、亚达益农2家企业签订科技合作服务协议。
“我们学院的王晓丹副教授来徐水区挂职不到一年,已经完全融入当地,此次成功设置教授工作站和教学实践基地多亏她做‘媒’促成。”刘姝言对双重身份的王晓丹赞赏有加。
中国农大专家在徐水区神农现代农业园考察调研 摄影 白天龙
2022年,王晓丹挂职徐水区副区长,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农业企业,系统梳理当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提供“定制化植保服务”,集合院校专家,以现场科技指导、实用技术培训、电话咨询与线上会诊等方式,解决当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牧养殖及设施农业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同时,经过对当地农业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深入调研,王晓丹向当地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提出建立教授工作站的建议。“这是共建双赢的项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科技人才支撑,院校科研需要拓展实践基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落地推广。”王晓丹说,看准校地共建的广阔前景,这个“媒”,她做定了。
中国农大专家在徐水区神农现代农业园考察调研 摄影 白天龙
徐水区委书记莫茂林表示,徐水区将借力中国农业大学“智库”与创新优势,推进校政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围绕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强区、特色农业产业强区等重点场景,促进科技成果与农业产业资源精准对接和有效转化,加强人才引育,打造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徐水样板”。(文 李雨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