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非法集资防范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聚焦人民关切,完善多网合一机制,创新宣传模式,丰富宣传载体,持续组织开展多形式、接地气、强渗透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筑牢防范非法集资基石。
强化多网联动机制,党建引领聚合力,携手共筑宣传网
为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平泉市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一网全管、多方联动、人人参与的模式开展防非处非宣教工作。一是整合资源,构筑基层网络。通过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资源,优化设置城乡基层宣传网格4338个,全市16.9万户、47.3万人全覆盖纳入网格管理。建立五级网格体系,由平泉市处非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乡镇(街道)包村领导,村社“两委”干部担任1至4级网格长。同时,精心甄选网格员,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优秀退役军人、退休干部、能力突出的村(居)民组长等群体之中选用专职网格员,在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二是加强培训,提升防范能力。按照网格等级从上到下逐级组织开展培训35次,培训网络员8200人次。培训内容包括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相关政策、法规,当前非法集资案件呈现的新特点、新形式以及预防措施、处置方法等。同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学习手册发放给所有网格员,方便网格员随时自学。三是入街串户,处非宣传全覆盖。处非办制定入户走访宣传工作计划和任务量,各级网格员入户走访宣传93万人次,发放调查问卷,处非办对调查问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防非处非发展态势。
创新宣传模式,惠民活动进乡村,政策法规入民心
当前非法集资“下乡进村”的趋势日益显现,平泉市以多种多样的乡村惠民演出、科技下乡等活动为依托,在农村集市、人员聚集点等地广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一是普及金融知识面对面。在活动现场,平泉市处非办工作人员通过拉横幅、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册、赠送印有防非知识的纪念品等形式,向农民朋友详细介绍防范非法集资的相关知识,提醒广大农民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防范意识,警惕非法集资陷阱,切实做到“五不”,即“高息”诱惑不动心、企业“实力”不崇拜、“官方”背景不迷信、熟人“热心”不信任、“创新”理财不投资,真正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二是现场说法,我问你答解疑惑。为了让群众更直接地了解非法集资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工作人员通过现场答疑的方式与群众进行互动,解答广大农民群众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并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对群众进行警示教育。三是设立监督平台,举报有奖励。为了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防范非法集资行动中,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以农民合作社、投资理财、消费返利、国家政策为由的常见高发类型非法集资案件的典型特征,并公布奖励政策和举报电话,提醒群众遇到类似情形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相关线索,一经查实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惠民下乡活动发放宣传册和纪念品50000余份,覆盖人口30万人,接受咨询4000余次,宣传效果显著。
丰富宣传载体,多种媒体齐上阵,警示教育见成效
为了长期保持处非防非的浓厚氛围,打造全民抵制非法集资的良好社会环境,平泉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持续进行宣传。一是播放公益广告,加强视觉教育。在平泉宣传公众号、平泉电视台和城区企业、店铺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平台播放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和公益广告1.2万条次,广泛宣传非法集资行为造成的重大危害,公开举报电话和奖励办法,引导群众举报。二是短信提醒,非法活动难容身。市处非办联合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讯运营商,定期向辖区内所有个人手机用户发送500余万条提醒短信息,提醒广大群众要时刻提高警惕,远离非法集资。三是设置宣传专栏,抓实常态化教育。在城区人员密接区域和各村(社区)委员会所在地设置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专栏300余处,将防非处非专业知识进行总结提炼,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向群众展示处非防非相关知识,让宣传内容接地气、看得懂。(文 李雨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