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人为景泰蓝工艺品“点蓝” 摄影 刘巨雷
近日,走进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尚村镇刘河村的集体经济景泰蓝工坊,手工艺人正在手拿滴管吸蘸颜料,熟练地在铜胎上进行“点蓝”。绚丽的图案慢慢在指尖绽放。
据了解,景泰蓝始于元代,于明代景泰年间达到巅峰,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繁琐,一件成品需“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七大步骤108道工序,在古时就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的说法。一件景泰蓝成品用时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三个月才能完成。
“景泰蓝制作工艺在我村已传承了一百余年。上世纪初,我村数名村民到北京珐琅厂学习,学成归来后,他们将制作工艺无偿传授给村民。80年代初,我村大大小小的作坊、工厂有100多家,从业人员达总劳动力的一半以上。”说起刘河村景泰蓝的渊源,该村集体经济项目负责人李文杰很是自豪。
2022年以来,刘河村积极向上级申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支持,搭建景泰蓝制作工坊,组织村里的手工艺人重拾这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让更多群众捧牢非遗“金饭碗”,让非遗“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文 王珊珊 崔龙腾 刘巨雷)
手工艺人为景泰蓝工艺品“掐丝” 摄影 刘巨雷
手工艺人为景泰蓝工艺品“掐丝” 摄影 刘巨雷
手工艺人互相交流景泰蓝工艺品“掐丝”技艺 摄影 刘巨雷
手工艺人为景泰蓝工艺品“制胎” 摄影 刘巨雷
手工艺人对景泰蓝工艺品进行严格质检 摄影 刘巨雷
整齐陈列的景泰蓝工艺品 摄影 刘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