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河北围场:“人防+物防+技防” 森林草原防患于未“燃”
2024-04-09 09:14:4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张瞬晗责编: 冯薇薇

  眼下正值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关键时期,作为河北省重点林区和国家一级森林火险县级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把森林草原防灭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防控体系,织密塞罕坝及周边林区生态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绿水青山,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防为本 动员所有可用力量

  在兰旗卡伦乡,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身穿橙色马甲的护林员在巡查值守。“请扫一下防火码。”护林员苏光玉在卡口让来往车辆登记,并递上一张防火宣传单,仔细探测没有火种后才予以放行。“我们这个防火码调整过好几次,现在只要填过一次信息,下次进入任意一个卡口只要扫一下就行,很方便。”苏光玉说,“不管是本村村民还是外来人员,只要从卡口过,都会自觉配合扫码。”乡村道路两旁的防火警示旗随风飘动,防火条幅和警示牌随处可见,鲜艳醒目。

  清明假期,围场调动县域内一切可用力量参与护林防火工作。3523名护林员全天巡护,并联合6000余名保洁员、公益岗、河湖管理员等,综合开展日常火源管理、宣传教育、巡查巡护、隐患排查、环境整治等工作。1082名专业扑火队员24小时备勤,7支消防分队靠前驻防一线,时刻保持临战状态。

  物防保障 倾力投入未雨绸缪

  在围场森林草原消防大队,一排排运兵车、工具车、水车沿墙整齐停放,一支100余人的森林消防队伍在空地跑步训练。队长张俊丰打开防火物资储备库,以水灭火类、可燃物清理类、野外生存类等各色防火装备一应俱全。“围场每年对森林草原防灭火投资7000万-8000万元,占全县整年收入的10%左右,保证各乡镇扑火机具、车辆和物资储备充足。目前全县配备运兵车、工具车、水车87辆,物资库300平方米,县域内储备物资可供700余名扑火队员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张俊丰介绍,“现在是高火险期,队员们保存体力原地待命,始终保持随时出动状态。一旦发生火情,能做到3分钟上车、5分钟出院,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近两年,围场在森林草原物防保障上累计投入防灭火经费2.05亿元。其中投入1.3亿元,修建114.2公里的防火应急道路,打通乡镇间救援道路,联通邻县间断头林道;投入专项防灭火经费3200余万元,用于防火宣传、队伍打造、物资储备、设备更新、基础设施等环节建设;投入3300余万元,用于护林、护草员的工资、保险等经费保障,确保全县3523名护林、护草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技防支撑 五大系统精准管控

  如今,围场重点林区内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的“眼睛”。在围场应急指挥中心一张十几米宽的大屏上,清晰显示了五大监控管理系统回传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信息。围场防火办副主任王鹏伟说:“在五大监控系统中,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就像一只‘大眼睛’固定在通信铁塔上,监控范围10至20公里,全县共有138个监控点位、276个双目高清摄像头。摄像头通过烟感、温感实现自动识别报警,灵敏度很高,林地覆盖率超过80%。”

  此外,系统中的防雷击火预警监测可以及时预报雷电来袭时间、云地闪带电量和发生地点,将预测信息及时推送到各乡镇,有效覆盖率达95%,为雷击火预防奠定坚实基础。音视频指挥调度系统连接围场各乡镇、林场、牧场的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监控实时画面、指挥中心音频通话,实现各地24小时信息资源共享、指挥调度同步。防灭火网格化云端管理系统,将全县重点林区草原划分成3029个责任网格,把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所有基础设施、人员信息、各类资源等全都列在一张图上,可对防火巡护的护林员、消防队员行动轨迹实时监测。今年春季森林高火险期间,围场又规划出视野开阔、坟墓聚集的重点部位2488个,安排护林员专门巡护,护林员通过电子工牌打卡在重要点位履职尽责的路线和时间,切实管住重点区域。若发现火情,护林员还可通过工牌一键向指挥中心发出报警信号。

  近年来,围场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统领,科学设定林长制“一长三员”架构,将防火网格与林长网格有效融合,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责任体系,不断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发展,筑牢“防火墙”,严把“入山口”,守住森林草原防火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文 徐文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